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公务员隐性福利减少 “金饭碗”松动岗位似“围城”

2014年06月25日 10:27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反腐之风劲刮后,公务员隐性福利减少,昔日“金饭碗”似有松动之势。在不少青年人看来,公务员岗位恰似“围城”:城外,公考虽在“降温”,但仍然热度颇高;城内,公务员“倒苦水”、呼吁涨薪的声音不断。近一年半,“八项规定”之下,青年公务员经历了怎样的心态变迁?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大幕将启,青年公务员如何看待这一改革?让我们走进“围城”之内,一窥究竟。

  “师兄,现在公务员还好当吗?”当了3年公务员的“80后”陈翔(化名)又接到了师弟师妹的就业咨询。但今年,他从电话里听到的不再是渴求,而多了些试探。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一年半以来,公务员的灰色收入、隐形福利锐减。反腐风暴劲吹,也让“公务员”这个头衔看上去不再像“金饭碗”。

  “就像围城,在外头的人想进来,里头的人冷暖自知。”陈翔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福利少了”,留下什么?

  陈翔不知道,刚过去的6月23日是“联合国公务员日”。对他来说,这只是又一个“周一上班日”。每年一两次查出走私文物、毒品、象牙,是他最兴奋的时候。

  2011年,他从北京一所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通过考试,成了中部某省会城市海关的一名公务员。

  其单位是中央拨款机构,陈翔不享受地方的福利待遇,每月工资3600元。“过年、过节、加班,都没有过节费和补贴。单位派我们到机场工作,机场会提供工作餐,再没有其他了。”

  地方公务员的“灰色”福利,曾令陈翔“眼红”。2011年末,他的一名在地方街道办工作的同学从单位分到了9000元。“没有任何名目,据说是财政预算余下的,每个基层人员都有。”

  但“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他的同学再无这项“福利”。而陈翔单位里,也有一批“领导干部用车”被收归统一管理。“我刚工作时,单位偶尔会发苹果之类的,现在也没了。”

  在中央部委工作5年的王云(化名),则明显感觉到,公务员岗位在年轻人中的“降温”之势。

  2010年时,计算机系毕业的他选择当公务员,理由有三。“第一是体面,将来发展空间大;第二是稳定,旱涝保收;第三,体制内的福利总不会太差。”

  但如今5年过去,王云的工资“原地踏步”,而进入华为、爱立信等企业的同学的工资,已经是他的3倍。“但劳累程度没多大差别。‘朝八晚八’,每周末至少要加一天班。专项工作的时候特别忙,同事们都是干通宵的。”

  “哪怕行政级别提升了,司局级领导的固定工资,也和电子企业的入职新人差不多。”王云透露。

  在他看来,近一年来,公务员在青年群体里的吸引力“降温”,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公务员承受压力大。经媒体广泛报道,公务员“光鲜下的辛苦”逐渐为大众所知。

  陈翔在工作中,曾遇到抵触他工作的市民,比如,检查行李。“涉及到税费,大部分旅客会产生抵触心理,会觉得你收了税肯定是自己贪了。会有人埋怨,甚至要打人。我们一旦遇到,忍气吞声是普遍现象。”他告诉记者。

  二是中央“八项规定”和反腐浪潮之下,对公务员行为的约束更严,“灰色福利”大幅缩水。

  第三,对公务员的社会评价也“今不如昔”。

  “现在社会上有的人,说起公务员,就认为是腐败分子,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王云说。毕业于北京知名高校的他向记者坦言,踏入这个岗位前,他没有抱着“渴望从职务中得到灰色收入”的目的。“第一是我们受的教育还比较正统;第二是当贪官的‘性价比’太低了,为了一笔钱,就把自己的一辈子搭进去,太不值。”

  采访中,多名青年公务员“举双手”支持“八项规定”:“以前也没什么灰色收入,现在还不用喝酒了。很欢迎,支持严格管理。”

编辑:于玮琳

01 02 03

关键词:公务员困扰 公务员福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