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李稻葵:皮凯蒂给当代经济开的药方准吗

2014年07月02日 14:16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如何解释和理解皮凯蒂的发现

  问题是,该如何解释这两个重大发现,并在此基础上预判这两大趋势是否会延续?

  皮凯蒂在书中声称,这两个趋势是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必须采取制度性的手段才能抑制其发展。但是,他对这两个趋势的解释,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大部分主流经济学家基于有关文献的研究提出了异议。

  首先,资本和收入之比上升的原因何在,其是否还会持续上涨?对此,皮凯蒂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资本/收入的比例,取决于一个经济体的净储蓄率(用s表示,即国民总收入减去包括政府支出在内的国民消费,再去除折旧,结果除以GDP)与实际GDP增长速度(g)。s/g越高,资本与收入之比越高。他认为,由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放缓,g在下降,而s不变,所以,资本与收入之比不断提高。

  问题是,这一简单的说法仅仅在稳态情况下成立,即净储蓄率s不变。但是,皮凯蒂的第一个发现是资本与收入在不断提高,这几乎就意味着s一定在不断下降,因为折旧与资本存量是正比例关系,资本高到一定程度,折旧最终会吞噬整个储蓄毛额,乃至导致净储蓄为零。

  更重要的是,当投资不断上涨的时候,资本的存量固然会上涨,但其边际产出最终会不断下降,这是上百年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结论。这里,尤其要考虑到资本将越来越难以取代劳动力,用经济学行话讲,就是资本与劳动的边际替代弹性会下降,这就意味着资本的产出效率会越来越低,所以,资本获得回报的能力在下降,乃至整体资本回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会下降。也就是说,皮凯蒂的发现恐怕不能简单地预测未来。

  第二,关于财富或者资本分配的集中度的上涨,皮凯蒂也给出了自己简单的理论。他认为,只要刨除折旧的资本净回报率r(发达国家约为4.5%)大于经济增长速度g (发达国家约为1.5%),那么这个社会的资本/财富分配量就会越来越不均匀,资本拥有量高者越来越富。

  这一理论与现实也不见得相符,其原因是,即便资本的回报率上升,资本所有者也有可能挥霍掉自己的资本,其非生产性资本有可能在经济过程中不断被转化成消费,同时,其生产性资本也有可能不断折旧,因此,财富拥有者本身的财富并不一定会持续上涨。

  事实上,在很多国家,财富和资本的传承是不连续的,中国人有谓“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之说。我和我的研究团队近十年来进行了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分析,我们发现,从北宋到清朝中后期的人均GDP是下降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极低,一般在0.3%以下;在这个背景下,资本与土地的回报率远远超过GDP增长速度,但是,由于大量资本所得的储蓄并没有进入生产领域,而是变成了非生产性财富,同时,由于中国历史上没有长子继承制,所以,财富在富人众多的子孙后代中均匀分配,导致财富跨代之间的相对集中度并不是很高。家族的破落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普遍。

  从中国经济崛起的视角考量皮凯蒂发现的局限性

  除了以上研究方法上的讨论,还可以从什么角度考量皮凯蒂的这两大发现呢?

  我认为,必须把全球的市场经济发展包括中国经济的崛起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能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也就是说,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20多个发达国家,这是皮凯蒂研究的最大局限性。

  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掀起了一轮反殖民化的民族独立浪潮,许多非发达国家,尤其是前殖民地国家,纷纷走向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经济发展相对封闭。

  因此可以说,二战结束后的近30年间,发达国家包括英美两国的市场经济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自我循环中发展的。在这个大背景下,其劳动力相对资本的稀缺度在提高,劳动力变得相对昂贵,加上各种各样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实施,使得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相对稳定在较高水平,而资本收入占GDP的比重相对比较低。这导致了战后近30年资本积累在发达国家相对比较慢的格局。

  但是8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化的加速,尤其是以中国为首的一批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使得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回报。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充沛的廉价劳动力又反逼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发生巨变,其中包括工会力量的削弱和工资增长的相对放缓。这一革命性变化导致了发达国家资本回报率的上涨,比如德国工人的工资过去20年增长缓慢,而企业利润快速上升,这恰恰解释了为什么这一时期发达国家资本存量的比例会不断上涨。

  按照这个思路再往下看,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重要的格局性变化——劳动力相对短缺,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开始提高,蓝领工人的工资开始上涨。由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将在全球范围带来连锁反应,导致一场新的格局性变化,那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劳动力与资本的相对谈判能力将会提升,劳动收入的比重将有可能逐步提高,发达国家资本的积累速度将会放缓。而由于中国的储蓄率仍然较高,中国的资本存量与GDP之比还在不断提高。

  中国的因素必须放入整个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考虑之中,如果分析的过程中忽略了中国,就会歪曲经济事实。事实上,如果把全球百姓的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统一起来计算的话,那么,过去30多年,全球收入最高的10%人群占全球总收入的比例,以及全球财富最高的10%人群占总财富的比例一定是缩小的,即全球整体的收入差距是在缩小的。为什么?因为30年前极为贫困的中国等经济体的收入水平,今天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财富水平也提高显著。因此,把眼光放到全球来看的话,皮凯蒂的两个发现恐怕就要反过来了。

编辑:罗韦

1 2 3

关键词:皮凯蒂 发达国家 《21世纪的资本》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