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剩女不应被污名 希望通过政协委员提案争取单身生育权

2014年07月09日 16:11 | 作者:何裕华 |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何裕华

  真相残酷但不应被污名

  中国社会对“剩女”认识有失偏颇。“剩”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不代表她们需要被拯救……

  “其实这个调查也改变了我最初的观念。”面对争议,《中国剩女调查》第一作者、广州媒体人罗爱萍告诉记者,该书由三人分写,她负责访谈部门;第二作者、美国博士王蜂负责学术把关;第三作者负责数据整理。深度访谈的对象是从罗爱萍身边的朋友开始的,“因为他们信任介绍人,即我们之间共同的朋友,所以愿意接受我的采访,而我相信愿意参加访谈的女性,都会把自己的真实状况和情感表达出来。虽然,受访者主要是在广州工作和生活,但原生家庭分布在26个城市的43名女性,分别在北上广等八个城市工作,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罗爱萍表示,调查的初衷是希望了解“为何她们被剩下”,“剩下的生活是否一定过得不好”,然而,在完成访谈后,她开始认识到,中国社会对“剩女”认识有失偏颇,“剩”只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并不代表她们处于水深火热中,需要被拯救。

  “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淑娴的个案,她同时属于‘结婚不是生活重心’与‘遇到错误的男人’两个类别中,25岁硕士毕业后当上教师,之后三四年都在适应工作环境,转眼就成了28、29岁的‘剩女’,其实她不觉得自己老,但在同事闲谈间、父母催婚下,她接受了同事老公给介绍的部队男友。当部队给她和男友开了婚恋介绍信后,她才发现男友要跟另一个女人结婚。更恶劣的是,男友还跑到淑娴的宿舍抢回订婚戒指,拿走所有他买的礼物,并向她施以暴力。不幸的遭遇加上父母的不理解,让淑娴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罗爱萍说,“说到男友负情薄幸时,淑娴只是流泪,当再谈到父母的不理解与咄咄逼人,她放声哭了出来,其实,剩女的压力更多来自家庭。”

  每一个选择单身的女性,感情生活中或多或少存在某些残酷的真相,但这不代表她们活得不好。罗爱萍表示,在一个接一个的访谈中,她接触到她们的故事,也看到她们从经历中得到的成长,“单身,但在工作中独当一面、生活多姿多彩的女青年比比皆是,她们不是‘被剩’,社会不应对她们污名化。”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剩女 单身 女性 调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