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一位“八百壮士”幸存者的传奇

2014年08月14日 13:10 | 作者:田际钿 口述 余玮 整理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一位“八百壮士”幸存者的传奇

田际钿

  淞沪抗战后期,“八百壮士”享誉中外,昔日英雄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及不为人知的流浪颠沛生活,更激起了我们对抗日将士的钦佩与爱戴。请听一位“八百壮士”幸存者田际钿那刻骨铭心的诉说……

  调皮捣蛋、做过长工的小孤儿,成长为热血青年

  我出生在湖北省赤壁市(前身是蒲圻县)中伙镇烟墩村,家境贫寒,幼年失学,最为不幸的是10岁左右父母双双病故,甩下我这么一个儿子撒手而去。于是,13岁起便给人家放牛,在客栈当杂役,在勤坊铺当学徒,在酒馆、茶社跑堂,也帮人家烧过火,给富户人家做长工,小小年纪便品味到了生活的艰辛及世间的冷暖。

  1937年,20岁的我在蒲圻城关刘沅记粮食行帮工。这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全国处于抗日高潮,血气方刚的我心想:“国难当头,在资本家这儿混饭吃没意思,不如去当兵打日本鬼子。”于是,在这年的夏季辞去工作,离开粮食行,到东门文庙保安团新兵报到处报名当兵。

  淞沪抗战爆发,团部奉命开赴上海参加这一战役。开拔的这一天,武汉各界市民在汉口中山公园召开大会,欢送我团上抗日前线,武汉卫戍总司令陈诚亲临大会讲话,勉励我们英勇抗日,保卫国土。会后,陈诚送了我们一面团旗,旗上印有青天白日图案,写有“湖北保安五团”字样。在雄壮的军乐声中,我们全体官兵雄赳赳地通过市区到大智门火车站上火车,沿途店铺燃放鞭炮欢送,市民们向我们挥手致意。

  当时乘坐的是一列货车,为防日机轰炸,火车只能夜间运行,行行停停,七天七夜后才到达上海南翔火车站,接兵部队领着我们经过一夜急行军进入上海市区,住在火车站大楼,很快团的番号改为陆军第4路军88师524团。

C2014-08-14zx501_P_1_1197_1414_1748_1693

在四行仓库奋战的八百壮士

  坚守四行仓库,浴血奋战四昼夜,成了“八百壮士”之一

  经过5天的休整,师部命令我们团开赴上海闸北,接替兄弟部队抗击日本华中派遣军的进攻。敌人冲锋时,我们离得远就用步枪射击,离得近就扔手榴弹。敌人每次冲锋都被我们打退,经过艰苦战斗,使战线在闸北一线周围胶着,敌人阴谋一直不能得逞。胜利地完成了防守任务后,我们奉命与其他兄弟部队一起西撤,我所在营担负掩护任务。全营500多名战士在团长谢晋元的指挥下,由营长杨瑞符率领于10月23日退守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位于苏州河北岸,与公共租界仅一河之隔。当时太平洋战争尚未爆发,日本与英美还有外交关系,因此敌人不敢贸然使用飞机和大炮等重武器。仓库为七层钢筋水泥大厦,建筑十分坚固,对我们固守有利。战斗编制为四个连,我连有九个班,配有九挺轻机枪,我编在一连二排。进入四行仓库后,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就果断地向战士们宣布:“要以死相拼,与仓库共存亡!”我们一齐高呼:“为保卫大上海,决心流尽最后一滴血,人在仓库在。”

  开始三天,敌人尚未发起攻击,我们便利用空隙时间紧张地作战斗准备,首先是打通各层楼房的隔墙,便于互相串通,接着用仓库内堆存的小麦、玉米构筑外围工事。到第四天即10月27日敌人开始发起进攻,以坦克为前导,步兵随后,一次又一次地向阵地猛烈冲击。很快,外围工事被敌坦克摧毁了,我们就退守到楼房内抵抗,我与战友一直坚守在三楼。四连是重机枪连,坚守在一楼。敌人发起冲锋时,我们的轻重机枪一齐怒吼,手榴弹成串地在敌群中开花,打得穷凶极恶的敌人哇哇乱叫,血肉横飞,尸体遍地,狼狈地败下阵去。

  我营在内缺弹药、外无援兵的艰苦条件下,孤军浴血奋战了四天四夜,四行仓库巍然屹立,国旗高高飘扬,不仅使敌军一无所获,而且予敌以重创。这次战斗中共炸毁敌坦克2辆,重创1辆,毙敌200多人,伤敌不计其数,而我们自己只有5人牺牲,32人受伤。因为作战有功,一批战士受到团长谢晋元的嘉奖,我也晋升为上士。

  这次战役,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们一方面用重兵层层围困,使我们不能突围外撤;另一方面以不伤害全营官兵、不予招降、不受改编为条件商请公共租界工部局出面谈判停火。当时,我们处于孤立无援境地,环境险恶,无法继续战斗下去,只得接受停火条件。10月31日深夜,全营官兵向前来接纳的英国军官交出所有武器,进入公共租界。至此,震惊中外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胜利结束,我们便开始了孤军营的艰苦斗争岁月。

  我们全营有500多名官兵。为什么500多人成了“八百壮士”呢?我手上有这么一个油印的文字资料,上面记述:“在战斗开始时,中央通讯社上海分社收到一则报道,标题为‘谢晋元率部500余人,退守四行仓库’。社长冯有真在审稿时改为‘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将500余人改为‘八百’,并以‘壮士’一词更加突出了这批战士的英雄气概。”

  看来,“八百壮士”原本是“五百壮士”,是历史的阴差阳错,也是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上海分社社长当时的用心良苦。难怪战后,上海市民向孤军送了一块“孤岛之花,军人楷模,忠心报国,勇士八百”的匾额。于是,将错就错,以讹传讹,“八百壮士”一说使用至今,叫响历史教科书与史典。

编辑:曾珂

1 2 3 4 5

关键词:淞沪抗战 八百壮士 八百壮士幸存者田际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