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服务”

———三维视角解析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2014年08月15日 10:05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生产性服务业,这一许多人陌生的词汇并非新鲜事物,它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从宏观、百姓、企业三个视角进行解析,能够充分看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中国经济和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

  宏观视角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新引擎”

  以服务型制造业为导向驱动经济发展,推动企业由单纯生产制造商加速向制造服务商转变,使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取得根本性突破……在曾被誉为“东方鲁尔”的国家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沈阳市铁西区,一场新的转型正在悄然展开。

  按照规划,铁西区将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智慧城区,到2020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0%以上,装备制造企业的服务性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5%以上。

  这样的转型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倒逼使然。“从当前经济运行看,我国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产品附加值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问题十分特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副司长夏农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顺应我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大力发展各类服务业,尤其是为农业、工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我国产业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近年来,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普遍超过70%,生产性服务业增速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速,发达国家依靠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市场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领先优势,主导着全球生产网络和产品价值链,显著提高了产业发展素质和资源配置效率,获取了巨大的超额经济利益。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任务,也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举措。”夏农说。

  百姓视角

  增加就业和收入的“扩容器”

  “县里帮我联系杭州的企业收购我种的向日葵,验收样品后他们一口气签了6000头,一头卖5元钱,今年靠卖向日葵我就可以收入3万元。”吉林省通榆县农民邢波对记者说。此前,他收获的葵花籽散装后每斤只能卖2.5元。

  去年,通榆县政府与杭州一家公司合作推出品牌化农产品原产地直销,通过对原产品进行包装和深加工,打造属于农民自己的电商品牌,并通过网购形式送到全国消费者的餐桌上。不到半年,农产品销售渠道得到极大拓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邢波实际上从事的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如今,农产品价值链的主导力量,正在呈现由生产环节向加工环节进而向流通等服务环节转移的趋势。”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长云说。

  生产性服务业带来的不仅是增收,更重要的是就业。据统计,我国目前36%的工作岗位是由服务业创造的,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服务外包企业从业人员超过560万人,其中近七成是高校毕业生。

  实际上,生产性服务业离百姓生活也并不遥远。夏农举例说,今后重点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里有第三方物流,物流行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信息化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再比如售后服务,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产品三包制度,推动发展产品配送、安装调试、以旧换新等售后服务。

  “加快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11个重点领域,都直接或间接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夏农说。

  他同时提出,我国要进一步放开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进一步减少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编辑:罗韦

01 02

关键词:服务业 生产性 企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