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解读 解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护纪实:问渠那得清如许

2014年09月25日 10:30 | 作者:王菡娟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原标题:一库清水待征程

 

十堰市马家河畔

十堰市马家河畔

淅川县取缔的网箱

淅川县取缔的网箱

 

  作为一项惠泽北方地区近亿人口的惠民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通水,届时一库清水北上,京津冀地区将“同饮丹江水”。而作为工程发挥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水质更决定着工程的成败。通水在即,中线水质是否达到既定目标?能否让北方京津冀等地区的城市用上放心水?

  日前,记者跟随南水北调中线水质保护采访团,奔赴陕西、湖北、河南三省实地采访,同时,也见证了中线工程水源区为这江清水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汉江源头陕西:清水接力从此开始

  ■背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的水量85%以上来自汉江,汉江的发源地在陕西秦岭南麓,并由陕西流经湖北。

  采访团走进陕西的那几天,天公不作美,一直阴雨连绵。但陕西以及各地南北北调办公室的人却都喜上眉梢,称之为“喜雨”、“及时雨”。

  “因为前段时间大旱,9月上旬水库的水位一度在142米,达不到调水要求,而陕西的这场雨正好可以补充水库库容。”陕西省南水北调办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但也正因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地,为了保护这江清水,陕西人一刻也不敢懈怠。

  由于水源区地处秦巴山区,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一组数据显示,中线工程开工前,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水源区总面积的38.6%。水土流失不仅使河道和水库淤积,降低水源涵养以及河道、水库调蓄能力,而且还会将大量的农药、化肥等污染物带入河道污染水质。

  陕西省丹凤县桃花谷的邢颜文想起几年前的事故至今心有余悸。“2010年7月23日,那天的雨下得很大,由于两边山上没有太多的树,洪水很快冲下山,整个山沟淹成了河,整个桃花谷差点被夷为平地。”

  洪灾也敲响了水土保持的警钟。为此,陕西省采取综合措施,统筹种植业结构调整、生态移民与水土流失治理,逐步将依赖坡耕地生产的农民搬出深山,从根本上恢复山区植被。

  搬得出,如何才能稳得住?如何才能让老百姓住得更加舒服又减少面源污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也被提上日程。

  汉中市西乡县杨河镇高土坝村是移民安置区,随着移民社区规模的不断扩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此,高土坝村开始探索垃圾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的新模式。

  黄昏时分,高土坝村的广场前音乐喷泉腾起,优美的环境每天都吸引了大量的村民前来休闲、娱乐。“猜猜这喷泉的水从哪来?”高坝村党总支副书记王琨给记者卖起了关子。

  原来,高坝村的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收集、化粪池沉淀、厌氧池、人工湿地等技术进行处理后,达标后的水进入鱼塘,而鱼塘除养鱼外,一部分的水用来苗木灌溉,一小部分则用于音乐喷泉,可谓水尽其用,一点也不浪费。

  “想不到吧?是不是一点鱼塘的味道都闻不出来?”王琨颇为自豪。

  如今,“人在画中走、车在林中行、清泉绕村流、产业促民富”已成陕南特色山区新村的格局。72岁的王新华已在汉中市南郑县阳春镇徐庙村的女儿家住了很久,“不走了啊,这么好的环境当然不走了,以后就生活在这里了。”

  资料显示,南郑县空气质量Ⅱ级以上优良天数常年达到340天以上,2013年达到354天,位居省市前列;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指标达标率100%,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安全;县境内各湖库及支流入汉江断面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2010年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

  陕西省白河县,汉江在陕西的最后一站。“虽然是最后一站,我们也得站好岗。”白河县副县长卢存安说。

  “我们手里拿的是清水接力棒,一级接一级,而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把Ⅱ类水质的汉江顺利交到湖北。”卢存安表示。

 

编辑:顾彩玉

01 02 03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南水北调 十堰市 丹江口库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