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揭秘官员“学术镀金”:学历成升迁标配推波助澜

2014年10月31日 09:55 | 作者:廉颖婷 | 来源:法制日报
分享到: 

  学历成官员升迁“标配”

  不可否认,个别地方和部门干部选拔任用片面强调学历文凭,在一定程度上对官员“学术镀金”的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4年10月,中组部等四部委经过两年的清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67万名县处级以上干部中,每40名就有一人的文凭有问题。还有相当多的干部将培训班、进修班等非学历教育填写为学历教育,将在职教育学历填写为全日制教育学历;还有部分办学单位滥发学历、学位证书。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刘俊生教授在《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成长升迁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指出,影响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升迁有四大因素,其中第二个因素就是学历因素。

  通过数据比对,文章称:官员的升迁与学历具有很高程度的关联性,在官场上对学历的重视程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尤其是博士和硕士这么高的学历。

  事实上,“学历要高”早已成官员升迁的“标配”。过去,只要有基层经验,政绩比较显著就可以了。如今行情已变,处长局长们递过来的名片,博士甚至博士后已是稀松平常。

  北京市委党校教授鄯爱红长期关注官员成长规律问题。她表示,在2010年北京市的局处级官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就占了一半以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毛寿龙认为,在选拔干部的时候重视文凭是一种好的趋势,问题出在一些人钻空子,而不是这种做法本身。干部管理和选拔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当然,我们要对文凭有个正确的认识,它最大的价值在于起点标准,但是,在以后的考核中,应该更注重他的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整体来看公民的学历都在普遍提高。因此在干部遴选过程中,学历标准自然会水涨船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敬波说。

  但是,她认为个别地方在选拔干部过程中,过于简单地将学历等同于能力。固然,年轻化、知识化是选拔干部四化中的两个标准,但如果不综合考量工作能力而是简单处理,无疑会助长领导干部“学术镀金”的动力。

  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调查,个别地方和部门把学位等同于能力的现象并不鲜见。

  王敬波认为,要让这种状况有所改观,应该将干部遴选机制纳入科学化的轨道,对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选拔标准,细化领导干部遴选标准,比如需要具备何种专业知识等。因为工作能力不仅是通过学历教育获得,还跟实践经验有着密切关系。(本报记者 廉颖婷)

 

编辑:顾彩玉

01 02 03

关键词:学术镀金 官员学术镀金 学历 升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