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白先勇:《牡丹亭》演了十年 我自觉使命完成

2014年10月31日 11:19 | 作者:姜梦诗 | 来源:晶报
分享到: 

  10月25日晚,第八届中国杯帆船赛蓝色盛典暨时代骑士授勋仪式在欢乐海岸举行,著名作家、保护昆曲艺术倡导者白先勇获颁“年度致敬人物”勋章。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白先勇。谈起《牡丹亭》,白先勇感慨良多。他为十年来观众对《牡丹亭》、对昆曲的热情感到欣慰,也认为重视文化建设的当下,是我们倾听传统文化的好时机。

  “观众能坐九个小时说明戏真的好”

  白先勇说,自己正式开始欣赏《牡丹亭》是在2003年。“在2002年的冬天,11月左右,香港政府请我去做昆曲演讲,我觉得只是演讲很枯燥,就请了一些演员去做示范演出,请来的就是青春版《牡丹亭》的一些年轻演员,他们演出的是《惊梦》这一折。”彼时,男主角俞玖林刚刚出道,年仅20余岁,其气质演柳梦梅相当合适。白先勇又找到了与俞玖林同班的沈凤英演女主角杜丽娘。“从那时候开始,我跟朋友们下了一个决心,要制作一个青春版的《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于2004年4月29日在台北首演后,一路蔓烧到香港、苏州、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昆曲热潮,让老戏迷重温精致的旧梦,也吸引年轻人走入剧院,接近古老文化的青春新枝。

  “可能刚开始来看戏的很多人是我的读者,抱着好奇、捧场的心态来的,但是我们这是三天的大戏,观众要坐九个小时。这么持续性的、不分地域、不分时间演到现在,可见还是戏本身好看。”白先勇说,青春版《牡丹亭》之所以这么受欢迎,第一是因为昆曲美学价值高,超越了一切文化阻隔;第二是因为汤显祖的剧本本身写得太好;第三则是因为制作用心,演员选择得当,服装和舞美都是花了心思的。

  西方观众也很喜欢昆曲

  “美国、英国、希腊我们都去表演过了,去过了三十多所世界一流的大学。”谈起这些年青春版《牡丹亭》的历程,白先勇很是感慨。

  青春版《牡丹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就是除了在国内演出,还远赴重洋,获得国外观众的认可。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等校区演出时,场场满座,有时候非华裔的观众能占到一半以上。

  白先勇特别强调,青春版《牡丹亭》是分三天共九个小时的大戏,“观众要看九个钟头,这很不容易,而且票还相当贵,两百美元一套。愿意来观看的观众都是学术界、文化界的,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千万别说他们不懂,他们能够理解的。西方人欣赏的角度可能和中国人不太一样,他们对昆曲的舞蹈特别感兴趣,我们的水袖动作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那么丰富、那么优雅。西方人很少接触到中国的戏曲,最多是京剧,昆曲的历史比京剧还要早三四百年,这么古老的一个剧种有那么成熟那么精美的一套美学,这是他们吃惊的地方。”伯克莱校区在演出后的第二年就开了昆曲课,这让白先勇很是感动,“不能不佩服美国人的精神,他们看到其它文化里的一些比较有高成就的艺术,会很尊敬并好奇地研究。”

  昆曲适合传统文化启蒙

  这些年来,青春版《牡丹亭》受到了极其热烈的关注。从台北首演到现在,已有十年的时间。白先勇说,演出十年,让古老的昆曲重新焕发活力,自己“使命完成”。

  现在,白先勇在高校重开昆曲课,他希望能够在大学里恢复传统文化的课程,让大学生重新亲近自己的传统文化,重新发掘自己传统文化的美。“北大学生的反应很热烈,在台大更出乎我的意料。台大第一次开昆曲课,居然有2400人来选课,要知道台大一共不到三万学生。”白先勇说,他能感觉到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认同的渴求,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渴求。“现在社会比较安稳,经济条件也有了,下一步就是文化建设,是我们重新来学习、重新来发掘、重新来倾听我们自己传统文化的好时机。昆曲作为一门传统文化类别,非常适合作为启蒙课程,因为它结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是一个综合艺术。”

  在历史上,昆曲有过很高的成就。昆曲演出最集中的地区是江苏、安徽、浙江一带。昆曲曾一度成为中国的国剧,在晚明到前清时代的两百多年间,独霸中国剧坛。“而如今,昆曲却没落到大家不认得它,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很奇怪的现象。我们在做的,只不过是恢复这个老传统。”

编辑:罗韦

关键词:昆曲 白先勇 牡丹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