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赵卫防:谈香港影视的爱国传统

2014年11月17日 14:39 | 作者:赵卫防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C20141117001-zx9

赵卫防近照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香港影坛出现了拍摄抗战影片的高潮,全年共出现25部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爱国电影”,其中影响最大的《最后关头》由香港大观公司等数家制片机构联合出品,集合了港沪数百红星共同义演,如同2009年的《建国大业》一般。

  纵观香港电影历史,无论是商业或是政治的诉求所及,其爱国、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精髓始终未变。这表明了香港文艺界和广大民众的爱国诉求,不管历史的风云如何变幻,与民族千秋一脉的爱国情怀永远不会改变。

 

  最近,香港发生了违法“占中”行动,香港影视界的行为受到关注,人们注意到,大多数影视界人士从爱国爱港的大局出发,反对“占中”;也有少数艺人,为了一己私利或小团体的利益,支持“占中”的违法行为,无论从香港当下的核心价值观,还是从香港影视爱国传统的历史来考量,其行为实为不妥。

 

  香港影视中最重要的传统之一就是爱国主义。肇始于近代反封建反殖民地不屈斗争的香港影视业,尤其是香港电影业在其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始终贯穿着这个传统。上世纪20年代初,香港电影的先驱黎民伟带着摄影机追随孙中山先生“记录”国民革命的非凡历程,他在炮火连天的战火中,拍摄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此后,无论是在转型之前的延续时期,还是在转型之后商业诉求占主导地位的繁荣时期,香港影视一直存在着表现正直勇敢、匡扶正义、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及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这条爱国主线。

 

  这条主线,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抗日的大背景下异常鲜明。“九一八”之后,在“国破家亡”的民族的危机之下,香港电影人和内地同胞唇齿相依,共同投入抗日救亡运动。黎民伟在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中,亲率战地摄影队冒着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拍摄记录上海军民抗战的纪录片《十九路军抗日战史》。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香港影坛出现了拍摄抗战影片的高潮,全年共出现25部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爱国电影”,其中影响最大的《最后关头》由香港大观公司等数家制片机构联合出品,集合了港沪数百红星共同义演,如同2009年的《建国大业》一般。据有关资料显示,该电影的拍摄资金是由香港的电影公司和一些电影工作者共同捐出的!1941年12月,香港在“黑色圣诞节”沦陷后,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诱面前,更是有许多香港演艺界人士表现出了高贵的民族气节。那时的香港,没有一家制片公司肯同日本人合作,也没有一位从业人员沦为汉奸,使得侵略者妄图利用香港的有利条件进行殖民宣传的阴谋遭到了彻底破产。著名影人侯曜因拒绝日寇的利诱而被残酷杀害,这是香港文艺史上的光荣一页。

 

  1949年后,香港电影界表现民族主义、抵御外强的爱国精神未曾中断,影视公司在出品表现爱国题材方面有着某种一致性。电懋影业公司于1961年拍摄的抗战文艺片巨作《星星·月亮·太阳》,成为了战后香港第一部轰动海内外市场的“抗战大片”,该片规模和艺术质量堪比经典名作《一江春水向东流》(1948)。邵氏兄弟公司同一时期推出的数部抗战题材电影,也影响甚广,其中《大地儿女》讲述东北沦陷后,一群爱国的青年男女参加游击队对日军抗战的故事,极为真挚感人,该影片因此获得了“最佳发扬民族精神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经历社会转型,影视也开始了所谓“娱乐转型”。转型之后,香港动作片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爱国主题依然并未断裂。其中李小龙的电影大都表现中国人受到外强的屈辱而奋起抗争的主题,在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对长期受歧视受压迫的中华民族的顽强捍卫。如《精武门》(1972)中,陈真把洋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匾牌奋力踢碎,集家仇与国恨于一身,在刹那间得到了宣泄。《猛龙过江》(1972)中,唐龙以截拳道大败洋人,一方面证明了中国功夫的高超,另一方面展现出了在强势面前中国人保持民族尊严的无畏气概。这些爱国主义的电影不但推动了香港影视的类型创新,更使当时华语电影和华人精神进一步拓展到海外。

 

  香港电影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了繁盛时期,在充斥着商业氛围的制片环境中,爱国主义仍是重要构成。这一时期的香港爱国题材电影更多加入了喜剧、动作等成分,如《我爱夜来香》(1984)、《富贵兵团》(1990)、《财叔之横扫千军》(1991)、《广东五虎之铁拳无敌孙中山》(1993)等。当然,正剧风格的爱国题材影片也为数不少,如展现香港沦陷后日军残害港人的《等待黎明》(1984),重新演绎民族英雄陈真的《精武英雄》(1994),表现抗战期间中国空军飞行员与村姑爱情的《天若有情Ⅲ烽火佳人》(1996),以及香港寰宇娱乐公司与南京电影制片厂合拍的《五月八月》(2002)等。还有一些影片,虽然不直接表现爱国主题,但从另一个侧面触及了这一命题。如许鞍华的《上海假期》(1991),描写上海的一位退休教师,受在国外工作的儿子儿媳之托照顾孙儿。尽管爷爷百般照顾,但在国外长大的孙儿对他仍是诸多嫌弃,甚至指责祖国的不是,爷爷一怒之下打了孙儿一记耳光,孙儿便离家出走。在这一过程中孙儿经历了溺水、被救等种种波折,最后他终于明白了爷爷的苦心,也感受到了对并不富裕的祖国的一片真情。当孙儿的假期结束离开祖国后,他心中却充满了对爷爷和中国故土的依依恋情。这个内容,既延续了爱故土、爱祖国的主题,也为传统的爱国题材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内涵。

 

  新世纪以来,随着和内地的深度融合,香港影视的爱国主题继续延续,《霍元甲》(2006)、《叶问》系列片(2009—2012)等影片便是其中的代表,这是近年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内容,就不多介绍了。

 

  纵观香港电影历史,无论是商业或是政治的诉求所及,其爱国、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精髓始终未变。这表明了香港文艺界和广大民众的爱国诉求,不管历史的风云如何变幻,与民族千秋一脉的爱国情怀永远不会改变。这是香港人的一个光荣传统。对于当前的某些演艺界人士,如果他们能多学习学习历史,多了解了解传统,相信他们会有正确的选择。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理事)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香港影视 爱国传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