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 协商

公共文化就是要贴近百姓走进人民

2015年03月07日 07:26 | 作者:谢颖 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原标题:公共文化就是要贴近百姓走进人民

 

1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谢颖 赵莹莹)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逐渐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不过,在文化设施越来越丰富和便利的同时,老百姓对公共文化的参与程度却没有得到相应增长,一些文化场馆人气不足,利用率不高,公共文化服务和老百姓的距离表面看似近了,但却还不够亲密,这也成为“文化真正惠及全民”不得不破解的一道题。连日来,代表、委员们对此问题给予了关注,并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

  百姓视角

  @我们当地一个利用老房子改造的文化馆耗资达8000万元。文化馆设有钢琴室,还提供一对一教学,隔音玻璃的用材都是德国进口,而这些设施的利用率并不高。

  @我们一个街道、村,花上百万元建设社区图书馆、农民书屋,每天开馆时间是上午九点半至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半至四点半,一共4个小时,但这时候青壮年都在外工作,哪有时间过来看书?人员工资、采购费用支出巨大,实际效果非常一般。

  @很多文化活动是政府想出来的,与我们实际需求有差距。有的农家书屋摆放了许多收藏瓷器的书、画册,而且都是很贵的“大部头”,没人看就成了摆设。

  @送电影下乡上面定了指标,可是还沿用过去的放映队模式。因为片源陈旧,村民不买账。原来放映一场给350元,但现在这个价格根本招不到标,只能将两个村并在一起放,一次放两场,这样下一次村,收入就从350元变成1400元,这才勉强招到标,可是放了也没多少人看。

  @现在一些歌舞剧院票价太高,一些展览馆、艺术馆曲调太高,把大批普通观众挡在门外。

 

 

2

 

  委员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田青:

  公共文化设施不是花架子

  今年春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没有歇着,他利用这个时间走访了陕西佳县、米脂、绥德、榆林四地,调查当地的非遗保护以及传统文化、传统戏剧现状。没想到,这次调研发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严重”问题。“到了佳县,当地的朋友跟我说有个村子在演戏,我很有兴趣就去看了。到了发现是村里请的晋剧团来演戏,舞台上演员很卖力,还不错,但演出场面却让人大吃一惊。不算小的露天剧场里,一个人也没有,只在隔着远远的高台子上有三五个老年人坐着,有的还在抽烟聊天,”田青说,“这一幕让我感到很忧心。”

  老百姓与文化的隔膜是目前基层文化建设中凸显的重要问题。田青认为,随着农村空巢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乡土文化的断裂也愈发明显。“这些年我也参加过不少文化下乡活动,很多时候是当地政府出面组织老百姓来看,场面很热闹,但如果是自发的,来的人就会很少。走过一些村子,发现文化站乏人问津,大门紧锁,只是在应付检查时展示一下,有些甚至成了仓库。”

  “过去我们说基层缺乏文化生活,现在看来问题还不是这么简单,不是说一个人没饭吃就简单地给饭吃,还要看这个饭合不合别人胃口,喜不喜欢吃。”田青指出,建文化站、图书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十分必要,但不能让其成为一个花架子,必须深入调研,摸清楚老百姓的需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供扎实的服务,使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落到实处,引导老百姓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编辑:孙莉姗

01 02

关键词:文化 公共 服务 百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