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为你读诗”:新媒体时代的“手艺人”

2015年03月22日 22:58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原标题:“为你读诗”:新媒体时代的“手艺人”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小草

  刚刚过去的2014年,现代诗歌在新媒体上狠狠“火”了一把。

  这一年,现代诗的形象较之以往似乎显得更正面一些,人们不再执着于戏仿“羊羔体”“乌青体”,或调侃现代诗“故作深沉”,而是被迪伦·托马斯“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的“怒吼”所震撼,为“打工诗人”许立志们的诗句所折服。当人们走进书店,畅销书架上赫然摆放着署名为辛波斯卡、兹维塔耶娃这样拗口姓名的诗集。而从湖北农村走出来的余秀华一夜爆红,轻松“秒杀”了一众前来采访的媒体人。

  助推现代诗、诗人们“火”起来的,是在微信朋友圈颇受欢迎的诗歌类微信公众号。

  “虚度时光”,让诗歌融入大众生活

  老牌诗歌刊物《诗刊》试水新媒体,公众号短短几个月时间就积累了几万粉丝,促成了余秀华的一夜爆红;“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错开微信公众号“早晚高峰”,在每晚十点临睡前推送,精致打磨一首诗歌;甚至诸多古诗词微信号也趁势而起。动辄破十万的阅读量,也令人惊叹:微信时代,诗歌已经不再“小众”。

  “打破小众圈层的藩篱,让诗歌融入大众生活中,这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为你读诗”团队的总策划张炫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李彦宏、星云大师、陈鲁豫、于丹、杨澜、陈建斌、李健……参与“为你读诗”的嘉宾,除了专业的老牌播音员和主持人,也有政商界人士、明星、歌手等。“为你读诗”借助名人效应,将“小众”诗歌带入“大众”视野,也为这个微信平台赢得了大量关注。

  从2013年6月1日第一期至今,“为你读诗”已经播出六百余期节目,累积一百多万粉丝,日均诗歌阅读量超过十万。最受欢迎的《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播出仅一周内,已有194.5万阅读量。

  “有一天早上我打开微博,发现居然有这么多人@我,”《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的作者,诗人李元胜向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感受。写作诗歌30余年,也是微博、微信的第一批使用者,李元胜此前并未对诗歌微信公众号给予太多关注,“我这才发现诗歌公众号其实非常有影响力。”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在各类微信平台的火爆令李元胜感到相当意外,“这首诗是我偏爱的,但我觉得还不是我最好的诗。我自己特别满意的诗在网上也有传播,可并没有达到这首诗的程度。”

  这首诗走红后,思索其中原因,李元胜认为是转型中功利化的社会氛围、对精神生活缺乏重视,令人们“感同身受”,借此表达对高质量的感情生活、精神生活的强烈诉求。而现代诗体量短小,最适合在新媒体上阅读和传播。

  张炫将《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称为“年度转发之王”:“在过去‘虚度时光’可能是个偏负面的东西,是无意义、无价值的,但对于人的内心、人和人之间的感情而言,虚度时光又是非常有意义的。是诗歌传递出的这种感情触动了听众。”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张炫用了一个自认为不甚严谨的类比:诗歌有类似“心灵鸡汤”的功能,因而易于在新媒体上传播。“其实我想强调的是‘共鸣’,能够抚慰人心、让人的内心获得安稳的力量。”

  发掘情感共鸣、享受可以“虚度”的时光,恰好传递出人们关注诗歌微信公众号的一部分动机。在“为你读诗”的微信后台,常常有读者向张炫描述这样一个场景:冬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泡着脚、抱着宝宝,听着“为你读诗”……

  “我们希望能进入生活中最最平常的部分,让人觉得每天都需要这样一个东西,有了它生活就多了一点点美好……”张炫说。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在“为你读诗”平台的第一次推送,是一位名为“江宁”的听众来稿。在推荐语中,江宁说,这首诗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和理想:“我们从小就被告知一寸光阴一寸金,要惜时如金,争分夺秒,出人头地。在忙乱地走过一段旅程后,终于发现我们自己和绝大多数人一样,都将平凡而简单地度过一生。这种简单,或许就是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中,安静地看日升月沉、云淡风轻,看鱼、喝茶、散步、发呆……即作为一个简单的生命个体,与世界进行交流。”

  “新媒体求‘快’,我们想要‘克制’”

  8岁的大米也喜欢《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大米是史家胡同小学分校的一名小学生,他和校长高满洪女士一起,录制了美国诗人道格拉斯·马拉赫的《做一个最好的你》。今年的1月4日“为你读诗”推送了这首诗,收获了28万阅读量。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那就当一丛小灌木;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那就当一片小草地……”伴随着德国钢琴家伯尔尼沃德·科赫创作的Little Moritz,大米稚嫩的声音紧接着高满洪慈爱的语调响起,“很多人跟我说,大米的声音有种让人想要流泪的感染力。”提起大米读诗的经历,大米爸爸带着欣慰和自豪。

  大米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是学校里出名的“小百科全书”,但由于喜爱阅读科普读物,此前并未接触过诗歌。大米爸爸告诉记者,在经历了读诗之后,一家人也开始在晚上坐下来,收听“为你读诗”。

  对于喜欢的诗歌,大米的评价总是很简单:“真好听”。大米爸爸记得儿子第一次跟他说这句话,还是大米3岁时两人一同欣赏童声合唱:“就像对音乐的感受一样,人们对美的事物、对诗歌的感受力是天然的。”情感真挚的诗歌,在任何年龄段都有着同样的影响力。

  与大米一样,2013年,8岁的李安然在听了陈铎朗诵的裴多菲的诙谐诗《树上有樱桃千万颗》后,写出了“爸爸妈妈,你们的爱情像一朵白白的软软的云”(《爸爸妈妈的爱》)这样稚嫩的诗句。

  “我们经常收到孩子们的诗歌投稿,很稚嫩,但我们觉得小孩子写出来的东西很有天然的感觉。”从2013年儿童节第一期《给我未来的孩子》,到彭丽媛与丹麦女王共读安徒生经典“丑小鸭”……张炫告诉记者,“为你读诗”从一开始,就试图召唤起听众的“‘天真之心’,那种非功利、纯净的童心,对事物的美的天然感受。”

  “如果不‘天真’,就没有人会去‘读诗’,也没有人去做这个微信公众号。我们早期只有几千位粉丝,可参与读诗的嘉宾并没有问,你们的听众有多少,读的诗会有多少人能听到。”从发起时只有两位编辑,发展到现在十几人的规模,越来越多喜爱诗歌的人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

  李琳就是其中一位。去年刚毕业的她,就是出于对“为你读诗”的喜爱投了简历。今年1月1日,李琳在处理后台消息时,看到了听众徐磊的留言。

  徐磊的父亲是一位诗人,一生爱写诗,病床上依然笔耕不辍。面对病危的父亲,同为“为你读诗”听众的一家人,希望能通过诗歌为父亲祈福。编辑团队连夜播发了徐磊写给父亲的小诗《半世前的风筝》的预告,由徐磊的妹妹读诗。却没料到第二天中午,老人已经病逝。

  李琳收到了徐磊发来的两个录音版本,因为医院环境嘈杂、读诗人情绪激动,并不适宜播出,她请求读诗人“平复一下情绪”。1月2日,“为你读诗”最后推送的这首诗,没有加入音频版本。

  “我觉得这件事本身非常有意义。”人们开始借助“为你读诗”记录、传达感情。但李琳也认为应当对百万听众的耳朵负责,播出尽量高品质没有瑕疵的版本。“听众的耳朵非常灵敏,任何一点懈怠,哪一期诗没选好,处理得有点仓促,硬着头皮播了,听众都能反馈给我们。”

  请哪些嘉宾,选择适合读诗人气质的诗歌,核对版本、推敲字句,选择配图、配乐,每个流程都经过了编辑们的反复推敲和整个团队无数次的讨论打磨。李彦宏朗读的《当你老了》,从十几个译本中选定了并不那么“大牌”的译者李立玮的译本,反复核对后进行录制;朱亚文每次读一首诗,却要反复录制多遍,录到最好……也有嘉宾因为未能找到最适合的诗,而将原本的录制计划延后半年以上。

  “新媒体要求的是‘快’,我们有时候会‘克制’,要求自己‘慢’下来。”张炫觉得“为你读诗”在向“传统媒体”的高标准、严谨性、专业性靠拢,并且随着听众对作品的要求,逐渐提高标准。“特别是推出有声书的这段时间,编辑部常常会为了一字一句,一段配乐,反复加工,加班到深夜。”

  “我们有点像做皮鞋、做木工,凭手艺吃饭的,”张炫笑道:“我们是新媒体里面的‘手艺人’”。”

  诗歌迎来又一个“黄金时代”?

  面对新媒体上的诗歌热潮,诗歌写作本身会不会发生变化?

  “创作上并没有影响。”李元胜回答。

  “这并不是诗歌与网络的第一次相遇。”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诗人就经历了“集体上网”的风潮。作为网络诗歌的“元老”级人物,李元胜和诗友们创办了诗歌网站“界限”,那时传统诗歌刊物正遭遇寒冬,而诗歌网站和论坛则疯狂“井喷”。

  “互联网给了诗人一个公平展现自己的平台,为诗坛输送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但在诗歌创作上,“包括在上世纪90年代的网络诗歌运动中,我熟悉的诗人们,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李元胜认为诗歌创作本身是个人化的,“但会不会触发诗人产生新的写作动机?会不会鼓励更多人进行创作?这都是有可能的。”

  变化更多地体现在互动上,从上世纪80年代读者、诗友之间互通书信,到博客时代留言互动,再到新媒体时代,读者和作者开始直接通过微信、微博进行交流。相较于世纪之交的诗歌上网,新媒体打破了诗歌爱好者这样一个小圈子,让大众的视线聚集到诗歌本身,这是李元胜认为变化最大的地方:“和公众的阅读期待相遇了。”

  “社会转型过程中,知识群体开始关注弱势群体,我们就看到了打工诗人们和余秀华的出现,这实质上是一种主动选择,把社会的注意力放在需要帮助的人群上。当然所处的阶层和文学能力没关系,他们的创造力也在文学上得到了认可,但这些题材更容易触动人、也就更容易获得关注。”李元胜这样解释“草根诗人”们的走红。

  张炫则认为:“很多影响都是慢慢随之而来的。”

  在创办“为你读诗”之初,一些朋友知道她在做读诗的微信公众号,脱口而出“那多假啊!”这令张炫非常震撼,也很痛心:“诗歌本身是很真的东西,怎么会让人觉得假呢?”张炫将其归因为传统诗歌表演的舞台化,“离生活很远,觉得是一种表演吧。”

  而短短一年多过去,越来越多的线下主题活动开始与诗歌有关。

  “去年7月我们请夏雨读诗,就收到一个网友的留言:我以前觉得读诗这件事挺‘土’的,听完觉得还挺好、挺有感觉的。”张炫觉得,变化总是潜移默化的。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为你读诗 新媒体时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