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汤原县塑造黑龙江“红旗渠”精神:跨越半世纪的引水接力

2015年03月26日 15:56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哈尔滨3月26日电题:一场跨越半世纪的引水接力——汤原县塑造黑龙江“红旗渠”精神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闫睿

  一个小型图片展引爆了情感大反响。黑龙江省汤原县近期举办的“纪念引汤灌区工程建设56周年图展”吸引不少居民扶老携幼前来观看,许多观者笑着来,哭着走。

  3月,记者踏上渠首汤旺河大桥,北望高山峻岭,好一股凛然之气。循此走访发现,这个历经3阶段、32年建设的灌溉工程,渗透着10多任县委班子、4万多基层干部群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精气神儿。已润泽全县40多万亩土地的汤旺河灌渠,堪称黑龙江的“红旗渠”。

 

  一项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跨世纪工程

  汤旺河发源于小兴安岭东麓边缘山区,流经汤原县44公里后注入松花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人在河流冲成的小片水田试种水稻,无奈面积有限,还有洪灾不断侵扰着百姓的安宁。

  1958年秋,中共汤原县委号召全县人民自己动手修灌渠,1.2万名汤原人开始劈山凿石,一锹一铲向梦想进发。至次年5月中旬,初战告捷,恰逢春灌,胜利等3个乡镇100余户的3千亩水田用上汤旺河水。

  这次会战干了3年,人拉肩扛完成280万土石方。谁承想一层石头一层柳条的柳石坝,因1961年夏季的一场洪水,大部分被冲毁。

  起步难,难不倒汤原人建渠的决心。1975年12月工程再度启动,全县16个公社、超过3万名干部群众参与持续12年的大会战。

  1977年,20来岁的肖刚赶了一天的山路来到工地后却傻了眼:吃发糕、玉米碴子,住土和草覆盖的板房。“棉衣棉裤当被子,早上结着厚厚一层冰碴。”但他很快被大家十足的精神劲头所感染:各队“你争我赶”互下挑战书,争“流动红旗”,涌现出一批铁姑娘队、父子班、青年突击手。

  “大脑山的岩石硬,没机械就用炸药崩,一块50公分长的石头,3个人整整一天才拿下来。”肖刚回忆说,“每当广播里念到表扬自己的稿件,会高兴地半个月睡不着觉。怕别人撵上来,只能不断加力。”

  与肖刚前后脚,高中毕业仅25天的郝建民,参加了解放岗会战。有一天后半夜,坐在车辕上的郝建民睡着了,队长一声喊,慌乱中的他喊错赶牛的口令。“老牛一脚踩在我脚上,连疼都不知道咋喊!”顾不上剧痛,他又冲到一线。

  到了1987年,工程因资金短缺再次停工,这一阶段全县共挖渠18.3公里,最深至16米,进水闸流量从48立方米/秒增至160立方米/秒,新增灌溉面积近3万亩。

  引水接力没有停。1998年工程第三次开工,这一阶段虽有资金保障、专业的机械设备和施工队伍,可又遇到“三大交叉两大岗”等硬骨头,新时期干部群众依然发扬会战精神攻坚克难,到2014年底,完成工程量795万方。如今,长达60公里的人工河似卧龙流转,收灌溉、航运、发电之利。

 

  一队矢志不渝、始终如一的领头人

  在纪念引汤灌区工程建设的图展上,有多幅上世纪70年代汤原县委书记赵如愚的照片。工地上他躬身推车运土石,一路小跑;人群里他扶锹挥汗,笑容满面;大堤上他肩挑土篮,一身泥土。人如其名,汤原干部群众至今为老书记带领群众苦干、实干的愚公移山精神所感动着。

  “引汤工程”得以持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干部带着群众干,一届干给一届看。回望这57年,工程曾几次画上休止符,但始终没有半途而废,得益于10多任县委班子坚守“功成不必在我”,始终如一接力赛跑。

  1998年,时任汤原县委书记田立英以“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跑资金、找专家,力推工程,以农业开发骨干配套一期名义再次上马。人们至今记得她,披着红围巾经常察看施工现场那风风火火而又柔柔弱弱的身影。

  从副县长到县长、县委书记,现任汤原县委书记王鹏飞已在汤原县工作15年,“引汤工程”始终是他抓的一个主要项目。有人说他进步慢、没出息,而他却说:“能在前辈的基础上干成这项惠民兴农的工程,真是无怨无悔!”

  从建设者到管理者,肖刚后来成为汤原县水利工程公司总经理,郝建民当县水务局长也有10个年头。像他俩一样,汤原县不少干部把自己的青春、事业奉献给了“引汤工程”。

  肖刚2014年3月退休,有人给他介绍月薪1万元的工作,他没动摇,又“回到”引汤灌区工程,分文不取。“在一线,是水利人的荣幸,汤原灌区是我这大半生魂牵梦绕的念想。”

 

  一条凝聚民心、泽润民生的惠民河

  “三战引汤”,效果显而易见:将提水灌溉改为自流灌溉;把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引汤旺河水补充地下水,改善生态。今天,引汤工程让4个乡镇、两个农场的20万农民尝到甜头,粮食增产、旱涝保收为当地大米赢得“南五常北汤原”的美名,远销至上海、厦门等地。

  灌区建设,既关乎国家的“粮袋子”,又关系农民群众的“钱袋子”。对于汤原来说,这是国家投资与自力更生的结合果实。“1958年,国家提供400万元资金。而到1975年二期建设起初,国家1分钱没投,全靠县里自筹。到了第三阶段,1998年到2008年是国家、地方投资各一半,2009年以后才取消地方匹配。”郝建民说。

  新时期有了国家大批投资,县委、县政府更不敢懈怠。据了解,当地每年在项目批复后,县领导即牵头召集会议,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在工程款使用上,形成严格的招投标制、法人制、监理制、合同制模式。竣工后,先实行自检、抽检、监理检,仅长期驻扎在工地的就有20多名技术人员,工程同时接受中央、省、市各级部门的随时审计。

  农民成了实在受益者。汤原县胜利乡合力村合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1000多亩土地。理事长曹树国告诉记者,2002年前使用三级泵站提水灌溉,千亩地一年的电费就近13万元,用上自流灌溉12年,仅此一项省下150多万元。“汤旺河水质优量足,大旱年份也不用再为庄稼地发愁。”

  “引汤工程”还在继续。记者近日在施工现场看到,汤原县正在整合建设80万亩“大灌区”。这条汇聚党心民意的汤旺河,将给全县27万人民带来更加实在的美景。(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黑龙江“红旗渠”精神 汤原县 引水接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