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构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 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九三学社助推“大荔模式” 破解农技服务难题

发挥市场对农技推广的作用 便捷地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

2015年04月09日 09:09 | 作者:戴红 |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原标题:九三学社助推“大荔模式” 破解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2013年6月,陕西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陕西省主委周卫健院士率队赴渭南就大荔模式的实施推广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2014年10月,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的统筹安排下,九三学社中央与多部委联合赴渭南就大荔模式进行调研,并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上报了《关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多位领导作出批示,肯定九三学社对科技工作的关心,要求相关部委认真研究,以推动完善农技服务体系,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农业科技发展的最终归宿在推广应用

  在陕西省,农技推广正悄然发生着巨变。一种被称作“大荔模式”的机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地方领导和农民群众接受和追捧,在三秦大地名声鹊起、成果满枝。

  农业发展的出路在科技,科技发展的最终归宿在推广和应用,这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需求。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制约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科学技术难以进入千家万户。如何真正解决农技推广难、破解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长期困扰各级党委、政府的一个“老大难”。

  地处华山脚下的渭南市大荔县,是陕西省重要的粮食产区。起初,县科技局经过调研发现:农技部门单纯搞技术推广没有回报,企业单纯搞农资销售缺乏农民信任,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配套服务,即在销售农资的同时向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则能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大荔县科技局的这一“奇思妙想”与该县民营企业家汪战仓“农资农技双连锁”的经营理念不谋而合,双方一拍即合。

  汪战仓拿出资金1000万元,注册成立了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开始创业。接下来,在县委和县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推动下,一个统筹全县各方有效资源,以“技企结合”、“技物结合”为手段,以为农、惠农、富农和强企为目的的全新运作模式——“大荔模式”应运而生。于是,过去沉闷于事业单位难有作为的县农技人员、各种沉睡于实验室的科研条件设施被激活,都源源不断地向荔民公司集聚;同时,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村到乡、由乡到县,由荔民公司精心编织和打造的农资、农技、农副销售等服务派上了用场,送到了田间地头,大棚饲舍,百姓餐桌,迅速在大荔县广袤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目前“大荔模式”已在渭南实现了县级和镇级全覆盖。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为大荔模式的推广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副主委、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许春霞是最早发现和支持“大荔模式”的领导之一,一直倾情倾力推进这一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在她和陕西省科技厅相关领导的坚持和倡导下,“大荔模式”的推广工作一直比较顺利,特别是在全省81个县(区) 总结提升、锻造农技服务“大荔模式”成为品牌,把“大荔模式”写入2012年省委一号文件和201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目前,全省106个县(区、市)有81个县(区、市)推广了“大荔模式”,74家涉农企业、3000多名农技人员参与,建立了乡村农技服务点3500多个,开展培训8000余场,培训农民84万人次,“大荔模式”的示范推广工作在全省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同时,该模式的一些做法也辐射到河南、甘肃、安徽等地。

  让干部展才华,让企业有钱赚,让农民得实惠,让政府有成就。“大荔模式”运营几年来,彰显出巨大的活力和生命力,2008年大荔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0元,2014年则达到9120元,均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和增长幅度,富农效果可见一斑。

编辑:孙莉姗

01 02 03

关键词:九三学社 农技 服务 农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