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中国民间组织赴缅甸搜寻远征军将士遗骸

2015年05月22日 11:12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20155226579

 

  自2011年起,孙春龙开始筹备烈士遗骸回家项目。孙春龙说,最困难的是和缅甸当地政府和墓地所在住户、单位沟通,他多方疏通关系,给住户盖新房屋,给学校捐赠学习用品和援建操场,最终获得对方信任,同意挖掘。

  挖掘工作的不专业,也是民间组织暴露出来的问题。

  参加第一次“忠魂归国”活动密支那遗骸挖掘工作的邵备告诉记者,“挖得有点混乱,象征意义地挖,遗骸没有挖完整。我们没有挖掘专业知识,也只能这样。”

  邵备说,有的挖掘工作因为人手问题,只能雇用当地的农民进行,每人每天60元人民币的费用。

  戈叔亚告诉记者,此前还出现过丢失远征军遗骸的事情。2014年,华侨在八莫墓地,挖出上百坛远征军遗骸,组委会需要10坛,剩下的遗骸又重新安葬。八莫华侨后来透露,重新归葬的远征军遗骸有数十具不知去向。

  “在挖遗骨方面,我们比日本人晚了40多年,他们的一些细致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制作DNA样本就是学习日本人的经验。”孙春龙说,挖遗骨是一项系统性的细致工程,如果其他民间组织愿意,可以一起挖,但一定要统一流程,严谨挖掘。这也是对远征军烈士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

  民间外交先行

  “迎接为国牺牲的英灵归葬是国家和民众都应该做的事情,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限制,目前来看,由民间外交形式来做会更灵活些。”

  戈叔亚认为,在搜寻遗骨工作上,政府适当介入,由政府和民间合力来做,事情会更规划有序。

  资料介绍,日本于1973年发起成立“全缅甸战友团体联络协议会”,推动日本政府厚生省于1974年制定了“海外战殁者遗骨收集计划”,1975年首次向缅甸派出“收骨团”,1976年再次派出,两次共搜集遗骨23306具。至今,日本依然没有放弃缅印战场阵亡将士遗骸寻找。

  记者了解到,中国政府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境外烈士墓园和纪念设施的保护工作。

  2011年中国政府启动了境外烈士墓园和纪念设施国家保护工程,建立了由民政部、外交部等十多个部门参加的协调小组,统筹部署境外烈士纪念设施调查、修缮和管理保护工作。

  201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主编裘山山提出了收敛在缅甸阵亡将士遗骨回国安葬的建议,得到民政部答复。

  2013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刘晓提交提案——建议保护境外中国远征军烈士墓地,尽快推动进行缅甸境内中国远征军墓葬的全面考察、恢复重建和保护工作。2013年7月12日,中宣部在回复刘晓的文件中指出“对于入缅抗日远征军阵亡将士的纪念设施的修缮保护工作,也纳入境外烈士纪念设施的集体保护规划。”

  孙春龙认为,迎接为国牺牲的英灵归葬是国家和民众都应该做的事情,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限制,目前来看,由民间外交形式来做会更灵活些。

  骨骼同泥土化为一体

  “受环境影响,有的骨骼已经同泥土化为一体,一碰就碎,在收敛骨骼后,我们也把一部分泥土一同装进密封袋,尽量保证遗骸完整。”

  吴缘目前做着再赴缅甸挖掘伯父遗骸的准备。

  孙春龙则计划在第一阶段挖遗骸工作结束后,在国内举行一个盛大的归葬仪式。

  深圳龙越基金会的刘雅馨全程参与了在缅甸的挖掘工作,她告诉记者,截止到5月18日,已挖出203具遗骸。“受环境影响,有的骨骼已经同泥土化为一体,一碰就碎,在收敛骨骼后,我们也把一部分泥土一同装进密封袋,尽量保证遗骸完整。”

  在她的工作记录中,除了遗骸,还有陆续挖出的一只保存完好的军靴,一个英式头盔、一支美国产16K派克钢笔、一个相框、一个戒指……

  站在挖掘现场,刘雅馨总会想起远征军老兵、诗人穆旦《祭歌》中的诗句:

  在阴暗的树下,在急流的水边,

  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

  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

  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

  A18-1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萧辉 缅甸、云南报道

编辑:曾珂

关键词:搜寻远征军将士遗骸 赴缅甸搜寻远征军将士遗骸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