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四问 “僵尸肉” 多为国外过期战备肉 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2015年06月30日 10:43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一问 “僵尸肉”从哪里来?

  多为国外过期战备肉

  据报道,此次查处的走私冻肉中,包装上生产日期显示“肉龄”长达三四十年,甚至有“70后”冻肉。

  一位长期从事牛肉贸易的崔某告诉新京报记者,这种陈年冻肉多为国外的战略储备物资,以美国为主。在仓储物资的替换中,部分陈年牛肉开始流通向市场。“长时间冷冻保存后,牛肉表面区域已开始氧化发黑,所以不会直接作为冻品肉卖给消费者。而经过餐馆用卤制、煎炸的烹饪方式处理后,能掩盖牛肉卖相,口感几乎与正常牛肉没有区别,普通消费者很难区分开来。”崔某说。

  据了解,出于战略储备和稳定价格的需要,各国都会主动将大量肉类冷冻储存。以我国在2007年颁布的《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规定,冻猪肉原则上每年储备3轮,每轮储存4个月左右;冻牛、羊肉原则上不轮换,每轮储存8个月左右。

  “对牛羊肉等冻品的保质期,国内规定一般是8个月到12个月左右,超期后不得解冻。但国际上其他国家保存时间要更长,普遍达2年。”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高观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虽然各国对冷冻肉的保质期有详细规定,但冷库的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并非全部严格执行标准。

  事实上,陈年战略储备肉的身影在国际上也是屡次出现。2010年,俄罗斯内务部经济安全局在别尔哥罗德州破获一起肉制品走私案,在冷战期间储备、冻龄超过30年的“战备肉”从美国、巴西、比利时、加拿大经乌克兰走私入俄,犯罪团伙从事此勾当已有数年时间。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僵尸肉 过期 战备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