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民间反传销组织窝点捞人 收费1.6万遭质疑

2015年08月10日 09:14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7月30日11点,老王用手机收取对李楠的定位信息。

7月30日11点,老王用手机收取对李楠的定位信息。

7月30日傍晚,被骗进传销窝点整整七天的广西籍小伙李楠(右)终于被解救,看到同学后低头大哭。

7月30日傍晚,被骗进传销窝点整整七天的广西籍小伙李楠(右)终于被解救,看到同学后低头大哭。

 

  第2幕 急救人

  【接头“反传销” 要价两万元】

  为了救出李楠,高松无奈之下,只能联系反传销组织,和一个姓于的人砍价到一万六,约好礼拜四(7月30日)在静海和老王会合,先救人后给钱。

  高松动员了更多同学帮忙救李楠,他们想了个好办法:让老乡用壮语和李楠通话,一般人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

  这个办法很有用。李楠用壮语传回了信息,把天津描述为“我上大学的城市”,静海描述为“安静的海”。

  李楠刚到窝点的几天,对方对他软硬兼施,一会儿威胁、恐吓,过一会又端茶倒水,甚至第一个晚上时,还有人为他端来洗脚水。

  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对方一刻都不停地说教,哪怕是发呆,也会突然被“拍醒”。“师父”还会讲很多励志故事,“他们把那些命运悲惨的主人公逆袭成富翁的故事背得滚瓜烂熟。”

  与此同时,高松和同学们在网上找到一则广告,对方称可以帮忙救人,打过去一问,要收2万元。“太贵了,而且还不知道靠不靠谱。”

  坏消息很快传来,李楠告诉同学,对方让自己用身份证解锁支付宝,里面有两万多块没法转走。

  高松有点急了,无奈之下,只能联系反传销组织,和一个姓于的人砍价到一万六,约好礼拜四(7月30日)在静海和一个叫老王的人会合,先救人后给钱。

  老王介绍,他们是京津冀反传销协会,团队有七个人,其实就是私家侦探,专门帮忙救人。

  这是李楠被困的第7天。早上6点半,高松和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南站出发,在天津与赵喆等3位同学会合后,一行人在上午10点抵达静海。

  在静海汽车站,40多岁、穿着烟灰色背心休闲短裤的老王出现了。

  确认李楠被骗入的第一个窝点在气象局附近后,他首先让赵喆试着打李楠电话,“手机开机才能定位。”

  得知电话能打通,老王带着众人走向事先备好的车,“其余人包个车跟我的车走,先去气象局附近的窝点。”

  老王是东北人,常年在天津、河北一带救人,今年4月初,新京报记者曾随同老王在天津一个传销窝点中,救出被困28天的女孩小静。

  第3幕 探窝点

  【小巷大院翻出受骗者名单】

  老王在静海生活了20多年,熟悉这里的大街小巷。“静海的窝点,我能掌握到百分之六七十。”

  7月30日上午十点半,从静海县长途汽车站出发,车子逐渐远离市区,十来分钟后钻进一个巷子,拐过两道弯,停进死胡同。

  路上老王说,在静海生活了20多年,气象局旁边那几个窝点都在他心里,“静海的窝点,我能掌握到百分之六七十。”老王下车后拐进一条30米长的巷子。在一个紧闭的红色铁门前停下脚步。

  “这家有两年时间了,一大帮孩子在搞传销,警察常来抄家,后来他们就换了铁门。”小巷的居民证实了老王的判断,这里确是传销窝点。

  老王把门推开一条缝,眼睛贴上去,边往里看边敲门。旁边的同学们像“特警行动”一般贴在墙两边。

  对于这次行动,老王在路上就反复强调,“进去只要看到咱的人就叫出来,什么话都别说,千万别动手,你们要动手我就控制不了了,兴许我会先跑掉。”

  大门没有敲开,老王退后几步踩着一侧的瓦垛翻进小院。七八分钟后,他又翻了出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写满人名的纸条。

  “这上面有李楠吗?”“没,咦!有骗他来的那个人。”纸条上有王洋洋的名字,“没事,这上面都是交过钱的,没交钱的还在洗脑,没上名单。”

  这里确实是李楠最初被骗进的传销窝点,事后李楠回忆,上课时,几个人盘腿席地而坐,培训员在一旁用极快的语速介绍这个公司和盈利模式。

  几堂课下来,他了解到,公司名为“蝶贝蕾”,是广州一家日化企业,主要经营化妆品,上下线花2900元买的不是产品,而是“营业执照”。

  一个人可以买多套,也可以拉朋友入伙。公司等级分明,经手的营业执照越多,等级越高,相应的提成也越多。不过,李楠从未见过产品和公司材料,所有的介绍和话术都是手抄版。

编辑:曾珂

01 02 03

关键词:民间反传销组织窝点捞人 传销窝点捞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