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何建明:儿时三段经历锻铸一生性格

2015年08月26日 14:12 | 作者:何建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对这一代孩子的教育,靠大道理不见得有很好的效果。相反,若能够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让他们经历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或许比一味溺爱他们或坐在教室生硬的说教更有教育意义。”

  ——作家何建明

 

  “对于当下十分被推崇的赏识教育,一线教育人和家长们要掌握好‘度’,有些品格的养成是需要逆商教育来实现的。”

  ——心理学者边玉芳

 

B20150826004-zx11

 

  成长是一生的事情。人的道德和处世为什么有好有坏,境界有高有低,童年时期某些品质的形成,事实上对人后来的成长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比如对苦难和贫困的认识有多深,日后你对财富和奢侈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行为。

 

  我们这一代人生下来的时候,国家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饥荒是我们童年最深刻的印象。五岁之前的记忆,我几乎没有过,但唯独有一件事从来没有在我脑海里消失过:食堂的师傅有一天拿来一只烤红薯(我们老家人叫山芋)悄悄地塞到我手里,当时仅有三四岁的我心领神会地用感激的眼光看了一眼食堂师傅后,便拔腿就往一个无人能看得见的旮旯里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是我童年记忆里吃到的最香的一次食物。这事像钉子钉在我的脑海里一样,再也没有忘却过。这段经历对我,至少有三点特别深刻的影响:一是一生钟爱吃烤红薯;二是每次稍稍过度的浪费,内心便会有种负疚感;三是不管看到或者听说有人饥饿还是生活困难时,同情心便会油然而生。

 

  第二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是想读书、但不能好好读书的“文革”时期。有一年放暑假,十来岁的我,无事可做,来到亲戚家。在那里无意中捡到一本无头无尾的“烂”书,厚厚的,我竟然看入了迷……从此我发现书中的世界其实比现实的世界要美好和丰富得多,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是破旧了的烂书,又不敢询问大人,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并不知道那本书名叫什么,但是牢牢地记住了书里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一生热爱读书,同时因为保尔的形象烙在我心头太深太深,以至我在这条从军人到作家的人生道路上从未动摇与改变过轨迹。近40年的工作经历中,无论单位和职务如何变化与繁重,自己钟爱的写作从未停断过。当然还得感谢我们的党和各级组织,让我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今天的具有省部级职位的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专职副主席,而且还拥有一个令自己骄傲的“全国劳模”作家的荣誉。

 

  第三段经历,让我对“磨难”有了感知。少年时代,当小干部的父亲被造反派们当做“走资派”拉下了马。十三四岁的我,除了上学外,就得去农村干苦活。那时江南的农村,正热火朝天的在开展“农业学大寨”,所以必须一年四季都得参加劳动。劳动对在农村成长的孩子来说,仿佛是与生俱来必须完成的课程与作业。所以我在少年时代就学会了成人所干的各种农活,像挑水、挖渠、锄草、播稻种、摘棉花等等,但这些都很普通。考验你能耐的是三伏天里能在烫脚的水稻田里从早到晚的插秧和沿着河道走三四十里曲曲弯弯、高低不平的纤夫路途———那时有一种农活,需要到上海去运肥料,其实是到大上海的街头与小巷里将收集到的粪便、垃圾,装到船上后,再将其运回。我故乡的河流,随潮汐涨落,逆流而行时就得靠人工拉纤。在我十三四岁时,每到放暑假和寒假时,都要当一两回这样的小纤夫。这种活儿,不仅对体力意志是一种极大磨炼,更多的是对尚在形成的心理上也是巨大锤炼。因为你当纤夫,就得一路躬着腰、低着头,一脚高一脚低地谦卑地这样走路。这种低人一等的苦力,会时不时遇到路人嘲讽、冷眼,甚至粗口的辱骂,这时你不能吱声,不能泄劲,更不能停下脚步去跟那些令你恼怒与生气的人计较,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你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你身后载着货物的船会一退百步,甚至再也无法执撑在你手中,甚至随时翻入湍急的潮水之中……如此的一次次经受凌辱、冷嘲甚至是人格上的诋毁与扭曲后,我自己体会到,在成人之后的这几十年里,不管遇到多大的打击与委屈,总是能进行自我的内心化解与调整,不会因一些挫折而意志消沉。特别是近十余年来,随着自己的文学成就越来越多,名气似乎也变得大了些,加之有些作品会在国内外都产生特殊影响力,因此也不同程度上得罪了一些人,如写《南京大屠杀全纪实》这样的作品,日本右翼势力使尽心计诋毁和找我麻烦,这些时候,自己能够一次次坦然地挺了过来,我想跟少年时代饱尝纤夫生活的那种特殊磨难有关系。相比现在的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是在安逸中生活与成长,享受着父母和隔辈长者的溺爱,这些孩子通常心理脆弱,愿意接受赞扬和顺心的事情,偶遇一点委屈和芝麻大的烦恼便不容易承受。

 

  新中国建立已近66年,像我这样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也快有第三代了。我们之后的两代人基本上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他们和他们的后代,绝大多数都没有像我们那一代人吃那么多的苦,完全靠个人的努力与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的后代不同,即使是家庭比较贫困的孩子,即使是从贫困的山区走到城里来的打工仔、打工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都与我们那一代有着天壤之别,更不太容易坦然应对一次次无法绕开的种种客观或人为的磨难。因此,对这一代孩子的教育,靠大道理不见得有很好的效果。相反,若能够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让他们体会一次特殊的“苦难”、或者读一本可以烙在脑海里的奇书、经历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或许比一味溺爱他们、或坐在教室生硬的说教更有教育意义。不妨试试。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报告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等)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何建明 性格 教育 成长 童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