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特色经营 民营博物馆生存之本

2015年09月01日 10:01 | 作者:马嘉会 张茜琦 | 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到: 

res02_attpic_brief (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全国各地落成。无论是公立博物馆还是民营博物馆,其相同之处在于努力在文化大潮流中站稳脚跟。显而易见的是,民营博物馆所面临的生存压力更大,如何走出特色经营之路就成为经营者首要考量的问题。

 

  近十年来,国内兴起一批民营美术馆、艺术馆,他们没有国家雄厚的资金支持,但却也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国营美术馆、艺术馆相比,这些民营展馆的展品数量少、展品性质单一,且大多数展馆面积小,和国家艺术馆、美术馆相比,这里可能只有屈指可数的一个或几个艺术家、国大师坐镇。因为没有国家资金的支持,这些艺术馆、美术馆需要自负盈亏,如何生存下去成了不少民营展馆的首要任务。

 

  在798西四门入口处,有一个特殊的展馆——朱炳仁艺术博物馆。这家展馆以人名命名,从开馆至今已三年有余,可以说已经成为798艺术区几大标志性艺术展馆之一,并且被称为798当代艺术的大客厅。朱炳仁艺术馆可谓是铜领域惟一一家,且展品质量精致、展品种类全面的艺术馆。在这家室内展示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艺术馆内,触目所及都是铜的身影。这里既有大型的熔铜壁画、熔铜雕塑作品,也有小件的铜文创产品、铜艺术衍生品。每天都吸引着成百上千人前来参观。

 

铜文创产品

铜文创产品

 

  从雷峰塔到峨眉山金顶的当代十大铜建筑,从“中华第一高铜殿”灵隐铜殿到绍兴步行铜桥,从只能仰头观望的铜建筑到能带回家的艺术品,朱炳仁带领他的团队将铜艺术从遥不可及演变成现在的触手可得。朱炳仁作为一名艺术家,他所关心的不仅是自己的艺术事业,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时代、对人类、对民生的关注,比如《稻可道 非常稻》、《入侵》、《金饭碗空了》,他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对人类的反思、对世界的思考。“这是一个艺术家的责任。”

 

  作为一家民营艺术馆,朱炳仁的团队是如何在众多艺术馆中脱颖而出?如何将铜艺术做得风生水起呢?对此,朱炳仁艺术中心运营总监、朱炳仁艺术馆馆长董竹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尽管近几年艺术市场发展迅猛,但是由于受经营模式影响,不少民营艺术馆都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如何让民营艺术馆从一而终才是经营者所面对的最大难题。董竹表示,“民营艺术馆不可能像国营艺术馆一样将艺术品广而全地展示出来,我们的主要关注点只能是一个方面。这是很多民营艺术馆的发展模式,也是民营艺术馆走出自己特色的最佳途径”。

 

点击下方数字或键盘上“←”、“→”键,可翻页阅读。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民营博物馆 文化展示 经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