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一带一路”看海南

全国政协调研海南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作用

2015年12月24日 09:32 | 作者:王菡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热带岛屿省份,海南承担守护南海的特殊使命;同时因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海南也是中国与东盟、南亚、中东沿海各国海上交往的最前沿。

“海上丝绸之路以南海为中心,无论哪条线路都必须通过‘南海+海南’这一必经之路,这是任何国内其他地区都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也决定了海南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日前的全国政协“充分发挥海南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战略支点作用”专题调研中,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作了上述表示。

要担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历史重任,海南底气何在?又将有哪些作为?

日前,记者跟随全国政协调研组走进了海南。

底气从何而来?

——自唐宋以来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参与者

“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二日至九州岛石(今海南东北海域七州列岛)……又西北陆行千里,至茂们王所都缚达城……”

这是唐朝贾耽所著的《广州通海夷道》,里面详尽记载了广州直通缚达(今巴格达)必须经由海南的航线。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而海南便占据着经过南海的要塞之地。

“在唐朝及以前,海南逐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中各船舶往来的避风港、中转站和必经之路。”海南省政协主席于迅说。

的确,在随后1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海南更是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条“黄金航道”的繁荣历程。

据海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撰写的报告显示,在宋元时期,海南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贸易区,中国政府在海南设置了海上对外贸易管理机构,为海上贸易的有序进行提供安全保障。而到了明清时期,海南海上贸易进入繁华时期,海南许多港口成了贸易集散地。明朝郑和下西洋,七经海南岛。南海大量古代中外沉船和出水文物,都证明了古丝路的悠远历史。

而要说起如今的海上丝绸之路,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海南省政协原主席钟文则更为自豪。

“今天的海南,是往来‘两洲’(亚洲、大洋洲)和‘两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必经之地,也是通往‘两亚’(东南亚、东北亚)的‘十字路口’。”钟文介绍说。

资料显示,作为连接亚太地区与世界最主要的海上运输通道之一,每年经过南海海域的船舶就多达10万艘,经过南海航线运输的液化天然气,占世界总贸易额的2/3,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90%以上的石油输入要依赖这条航线;中国通过国外的近40条航线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航线经过南海海域,中国3/4的外贸出口货物、全球1/3的国际贸易,都要通过南海航线。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海南是中国面向东盟地区的‘桥头堡’,也是‘环南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区。具有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的战略区位优势,在中国与东盟合作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钟文表示。

优势在哪?

———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

调研组到达海南的当天,风轻云淡,虽略有阴云,却是空气清新。下飞机后,调研组成员无不狠狠地吸了两口,并相互调侃“千万别醉氧了”。

“海南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优势。”在当天下午的座谈会上,海南省副省长陆俊华对此丝毫不客气,“历届海南省委、省政府都秉承‘生态立省’观念,把生态建设摆在第一位,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陆俊华还列举了足以让很多省份羡慕的数据:海南的优良天数占全年的99.5%;海南本岛及近海海水一、二类水质达到95%;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1.5%,中部地区部分市、县的森林覆盖率超过85%。海南的大气、水体及土壤质量都位居全国前列。

优质的生态环境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后花园。

12月的三亚还是夏天,人们穿着T恤、短裤行走在细腻的沙滩上,或吹吹海风,或嬉戏玩闹。“现在三亚有一半都是外地人,大家都到这来‘猫冬’。”开出租车的小陈是山东人,但他说他早已离不开三亚了。

随着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旅游开始走出国门。

“今年,15万吨‘玛丽女王2号’和13.8万吨‘海洋航行者号’大邮轮来到三亚,就停在这个港口,也创造了海南接待邮轮吨位最大的纪录。”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宪云告诉调研组。

据曾宪云介绍,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开航8年来,邮轮到港478航次,接待国际游客86万人次。

同时海南已经和俄罗斯、韩国、越南等12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直航。2014年,海南省接待国内外游客4789.1万人次、增长10.6%,旅游总收入506.5亿,增长13.2%,第三产业占比为51.9%。

旅游产业不断优化的同时,海南对外贸易领域与国际的互动也越发频繁。

“请关闭手机,穿上安全服,然后再进入原油库区。”在洋浦港,从海外进口的原油可以在这里进行加工提炼,再出口销往东南亚国家。如今,一个“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港、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石油及天然气储备基地、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的“一港三基地”正在形成。

目前,海南省形成了北有海口港、南有三亚港、东有清澜港、西有八所港和洋浦港的“四方五港”格局,形成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

2014年海南外贸进出口总值近千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海南对32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453.9亿元,增长28.3%,快于全省平均增速23.9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97.9亿元,增长70.3%,东盟已经取代香港成为海南最大的出口市场。

特殊的历史、特殊的区位、特殊的作为,奠定了海南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

如何参与?

———发挥国际旅游岛的独特优势

当前,全国各地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呈现出百舸争流、群雄逐鹿的奋进态势。那么,海南的拓路先锋怎么当?站在十字路口的海南应如何抉择?

座谈会上,陆俊华面对全国政协调研组一行,发出了诚挚的恳求:“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离不开全国政协的关心和支持,恳请调研组继续关心和支持海南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海南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还要立足于优势、立足于已有的基础,从实施建设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出发,把聚焦点、着力点放在打造中国的旅游特区,打造世界一流的精品旅游目的地上。”全国政协人资环委主任贾治邦说。在他看来,如何把海南旅游做强做大,还大有文章可做。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解决产品单一问题,除了休闲,还要做好医疗等相关配套服务,要使海南真正成为享受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生态福地。

“也要加快发展海洋旅游业,比如开发滨海度假、海岛休闲、邮轮游艇、海上运动等特色旅游项目,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原副主席齐让建议。

大力发展邮轮游艇产业也得到其他委员的认可。全国政协委员孙步新表示,要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积极开辟赴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航线。“当然,这也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

“免税购物政策也需要进一步放宽。”调研组的成员们在三亚免税店调研时,大部分顾客都表示“收获不大”。

“一个人8000元的免税金额还是太少了。这里的东西很多单件价格都超过8000元,并且要到机场提货,太麻烦。”一位顾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委员们认为,要增加免税购物的活力,还要增加离岛免税商品品种,增加离岛免税购物次数,放宽购物免税额度。

作为海南人,全国政协委员冯川建则建议,“要建设好国际旅游岛还要重视人才的引进,真正使这些人才留下来、待得住。”

“其实,国际旅游岛做得越好,海上丝绸之路就越好,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海南大学教授王毅武表示。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能别人干什么,就简单复制,‘攥着金子找宝’。要从发挥海南的独特比较优势来破题,把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特区作为海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海南省省委书记罗保铭阐述了建设“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这一海南发展新坐标。他指出,要打造海南腾飞的旅游特区和自由贸易园区两个轮子。

陆俊华也希望国家能支持海南省创建面向东盟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海口、三亚、洋浦3个自由贸易试验片区。

委员们对海南的未来,尤其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南作为”寄予厚望。“海南有资源、有条件、有基础从各方面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这样做既能促进海南自身发展,也能为促进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友好合作作出贡献。”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像一条珍珠项链,把世界97个城市和港口串起来,共同享受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利益。参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海南历史上继建设国际旅游岛之后的重大历史机遇,已经来临。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政协 海南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