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如何让“农转非”更有吸引力

2015年12月28日 10:51 | 来源:长沙晚报
分享到: 

目前全国城镇化率已接近5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不足40%。告别家乡,走进城市,是多少农民工向往的生活。然而,近日四川省统计局对成都、绵阳等9个城市进城务工人员调查显示,53.8%的受访者不愿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12月27日《人民日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谁也挡不住的自然规律。放在二十多年前,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俗称“农转非”),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儿!可现在,居然有超过半数的农民工不愿“农转非”,是这一规律失效了吗?显然不是。是城镇户口反倒不如农村户口了吗?恐怕也不是。据《人民日报》记者调查,农民工不愿“农转非”的主要原因,在于几个方面:一是觉得城市生活成本高,尤其是买不起房;二是不愿放弃农村的土地承包权;三是认为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差别不大;四是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

可见,如今的“农转非”之所以缺乏吸引力,关键就在于,转了和没转对农民工来说,不再像过去那样有很大差别。相反,转了还可能失去自己在农村的“根据地”——承包田土,何苦呢?社会的进步,以及基于现实利益的权衡,显然已经改变了“村民热衷变市民”的传统观念,打工者在城里人面前,不再觉得自己是农村户口而低人一等。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观念的转变是时代进步的一个影子。它释放出了两方面的积极信号:一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开展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施行,城乡差距比过去大大缩小;二是这一观念转变为未来的户籍制度改革奠定了现实基础。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农民工不愿“农转非”就是件好事。他们带着小孩常年在城市工作、生活,而户口却在遥远的农村,如此“人户分离”不仅给户籍管理带来麻烦,而且不利于社保、入学等手续的办理。更主要的是,这种“脚踏两只船”的现象,还可能浪费一些社会资源,不利于农业现代化。比如,当前很多村庄人去房空成了“空心村”,但由于“游子”们的户口仍在村里,其承包的土地不能顺利流转,经常荒芜。其房屋更是长期无人居住而杂草丛生,很多学校办了却缺乏生源。这边厢是资源闲置,那边厢,大量务工人员挤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又造成这些城市的资源配置十分紧张,以致房价昂贵、车牌限拍等。

引导农民工“农转非”,无疑是城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赖于打“组合拳”,比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工进城落户的后顾之忧;加快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农业;鼓励城市房产商降价“去库存”,让部分农民工买得起房等等。但要保障这些“组合拳”打出来并虎虎生风,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前提,那就是促进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均衡发展。换言之,不仅要缩小城乡差别,还要缩小城市与城市的差别。要让三四线城市乃至小城镇承接一二线城市的部分资源和功能,大力增强其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促使更多农民工在这些“卫星城市”找得到饭碗、赚得到钞票、买得起房子。这比起大多数农民工热衷于挤进一二线城市买房落户来说,恐怕要现实得多。

俗话说“筑得梧桐好,方引凤凰栖”,当前中国城市这片“梧桐”树林,其吸引力其实出现两极分化。大伙儿都往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上挤,很多小树却因营养不良而枝弱叶稀,鸟儿不来落脚,进一步造成其难以迅速成长。要走出这个“怪圈”,就需要那双“看得见的手”,运用好政策杠杆的调节作用,缩小城市之间、地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如此,农民工进城落户才有更多的选择、足够的空间。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农转非 农村经济 城市生活 成本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