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共此一纸悲欢

2015年12月31日 15:25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即使不是从业者,也知道传统媒体已经在传媒变革中节节失地,进入了惨烈的巷战阶段。继去年上海的《新闻晚报》《天天新报》、北京的《竞报》等报纸休刊后,2015年河北《杂文报》、云南《生活新报》、湖南《长株潭报》、上海《上海商报》、时尚杂志《瑞丽》也投入了纸媒停刊大潮。它们就像一座一座消失的城池,带出了一整张战略地图的态势——

《2015年1-9月中国报纸广告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报纸广告降幅扩大到34.5%,广告占版面积降幅达36.5%。

中国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报业用纸量比2014年下降18%。统计的93家报社中,今年比去年用纸量增加的18家单位中有10家是中央级报社和2家省级党报及6家地市级党报。持平的8家单位中有5家中央级报社、1家省级党报和2家地市报,其余用纸量均在下降。

统计者也坦言,“用纸量增加或持平的报社主要是得益于行政力量的推动。”——你懂的。

纸媒的颓势终究让人百味杂陈。对为数不少的人而言,它代表着一种慢阅读的姿态和旧日的情怀,代表着一个印刷时代的诗意。这个感觉就像在近代开始之时,面对隆隆的机器声和混乱的价值观,诗人作家们产生了对中世纪的“乡愁”一样。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近两年纸媒的新年献词中,若干作者都紧紧地抓住了这种“乡愁”,以此寻找在全媒体时代纸媒的“优势”和立足点,这很敏锐,却也苍凉。

当然,让一部分人爽然若失肯定不是纸媒式微真正令人忧虑的地方。传媒格局的变化,加之官方管制对新媒体的减效(相对的),纸媒和新媒体之间产生了一种争夺阵地的错觉,纸媒人自己也隐隐怀着一种家园不在的悲壮感。但其实在任何新旧接续的时期都一样,旧事物真正的胜利并非是如标本一样留存下来,而是提炼传统助力新秩序的形成,并在构筑新事物中获得历史生命。纸媒的胜利并不在于在新媒体时代保持着一种形式上的完整,而在于将准确、平衡、深刻、高新闻标准的传统传递给新媒体,将严肃公共议题和讨论严肃公共议题的热情传给给新媒体,并在这个过程中,顺带完成精英新闻从业者的转移。

但恰恰是这个传递,现在没有形成乐观的景象。北京大学胡泳教授曾在他撰写的《报纸的未来》中提到,公众所阅读的严肃新闻,大多来自报纸,“电视记者常常是在报纸上找新闻。甚至是大家鼓吹甚力的新媒体,有多少博客妙笔生花的评论是建立在报纸提供的新闻上?虽然微博、微信、社交媒体的有用性毋庸置疑,但这些服务的用户大多不会遵循报业的新闻标准。”令人遗憾的是,纸媒调查报道的式微和调查记者的流失已经越来越明显,今年几家重要的媒体:《中国青年报》《京华时报》《华商报》都裁撤了深度报道部,更糟的是,新媒体并没有“接得住”深度调查报道的迹象。

同样,虽然有若干致力于重要公共议题和思想文化传播的新媒体平台,但严肃公共论题也仍然难以大面积潜入新媒体语境。同一个针对都市受众的公众号,同一个评论员撰写,议题是“鲁山养老院特大火灾”还是“扬子黄圣依情史”,阅读量不可同日而语;同样是光明网评论员文章,《人民币纳入SDR:金融改革的防倒流阀》的关注度远远赶不上《管住官员的裤腰带,咋这么难》。在阅读量对写作者的动态影响中,新媒体内容生产会下意识的迎合大众情绪、力图将这种情绪变现,并将严肃论题边缘化。

作为一个每天早晨要撰写一篇时政评论的人,短短两年前,光明网评论员还常有选题太多、要纠结一会的“奢侈”感。今年以来,已经有太多的日子,早起找不到一篇能够下笔的新闻,哪怕订阅公众号和朋友圈仍然提供着眼花缭乱的信息。这个雾霾与寒冷同在的冬天,也许不只是针对纸媒的,所有的媒体从业者,都要共此一纸悲欢。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传统媒体 纸媒停刊大潮 一纸悲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