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跨年性侵案”,移民为何被污名化

2016年01月08日 09:01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跨年性侵案”应该是一次被刻意放大的新闻炒作。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不缺乏所谓对“移民群体”、“外来群体”玷污、诱拐当地女性与儿童的担忧。

近日,德国科隆及汉堡除夕夜发生集体性骚扰案件,逾120名女子报警称遭到骚扰,这一消息令德国举国震惊。由于多名受害人称疑犯“相貌像阿拉伯人及北非人”,这触发了反难民声浪。然而,德国警方强调,没确实证据显示犯案者是难民,怀疑案件涉及科隆邻近城市杜塞尔多夫一个犯罪集团,已锁定最少3名疑犯。

刚开始媒体曝出的“跨年性侵案”,应该是一次被刻意放大的新闻炒作。其实,在欧洲各国,每到跨年狂欢的时刻,在酒精与狂野舞曲的刺激之下,各种“涉性”的违法犯罪行为就成明显的上升趋势。在英国、德国、法国乃至荷兰等国,都曾经多次报道出年轻白人群体类似的丑闻。尤其是科隆火车站地区,本就是放浪形骸的年轻人呼啸聚集,类似案件高发的地区。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年轻人酒后乱性的新闻往往无法引起大众的强烈关注,而今年之所以例外,并不是因为“性侵案件”更加恶劣或是耸人听闻,而是因为有“难民”的概念能够刺激大众的眼球。

事实上,大多数的报案都是有关于“性骚扰”。这其中可能涉及年轻难民群体的外语能力,以及在与当地女性搭讪中的文化差异。在两性的交往过程当中,所谓“骚扰”往往是一个为风俗、文化高度决定的问题。其关键性的因素在于女性是否感觉被“冒犯”或是“不适”。相比于熟悉狂欢规则的本地人,醉醺醺的外来群体本就更容易引起这种“不适”。

对于任何一个外来群体而言,在重新被社会吸纳接收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诸多“失范”的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一群体往往在融入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文化、政治的实际弱势地位,带来了诸多心理上的扭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一群体对于移居地社会规则的陌生,带来的无意冲撞。而在对陌生人恐惧的天性之下,本地群体往往会在心理上对于这种“失范”的现象反应强烈。

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不缺乏所谓对“移民群体”、“外来群体”玷污、诱拐当地女性与儿童的担忧。在美国漫长的奴隶制度与种族隔离制度的历史中,这种看法甚至长期被作为维系对黑人群体歧视与隔离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而即使在没有明显种族区分的中国南方,也曾经在清朝发生过对于外地人“叫魂”的恐慌。所谓上千名中东难民的性侵大案,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传统排外流言在现代大众媒体中的重现。

坦率而言,德国在欧洲难民危机中的表现,的确让很多对“文明冲突”深信不疑,对移民群体心怀敌意的人感到不爽。科隆爆出这样的新闻,多少也会让这些人有一种“我早就说过做好事没有好下场”的快感与自鸣得意。然而从长远来看,即便在融合的过程当中,存在一些艰巨的挑战,但这批难民却很有可能将是欧洲老龄化问题最救命的解药。历史将证明默克尔对中东难民打开大门的举动,也许正是德国重返世界大国最关键的一步。

□储殷(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德国“跨年性侵案” 新闻炒作 “性骚扰” 反难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