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专题报道>要闻 要闻

【大会发言】民革内蒙古区委:全面提升内蒙古人才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016年02月02日 15:0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内蒙古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横跨东北、华北、西北,毗邻八省区,与蒙古、俄罗斯之间经贸往来、地区合作、文化交流十分密切,经济依存度、关联度较高,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省份之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因素。

一、存在问题

(一)人才意识不强。全区人才工作氛围还不够浓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往往口头说得多、实际干得少,重招商引资、轻招才引智。人才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大,政策体系还不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还未全面建立。

(二)人才总量不足。全区各类人才数量总量占人口的密度不到10%,仅为东部发达地区的二分之一,人才相当短缺。我区高校办学特色不够明显,办学定位偏于大而全,喜欢扩招成本低的大文大理专业,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工科人才较少。

(三)人才结构与布局不合理。从区域分布来看,人才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旗县、苏木乡镇人才相对匮乏。经济较发达的呼包鄂地区集中了自治区人才总数的近二分之一,而兴安盟、乌兰察布等相对落后地区人才总量仅为全区的十分之一。从行业分布上看,除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才较为充足以外(占到了总量的32.9%),其他行业人才相对不足。传统产业人才比较多,而高科技领域懂经营、善管理、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少。

(四)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就业环境、政策、待遇等原因,大量高校毕业生“孔雀东南飞”,将事业的首选地放在了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现有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五)吸引人才的综合实力较弱。由于我区地处祖国北疆,基础设施、文化医疗以及教育设施等社会保障和服务总体处于劣势,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全社会重才、爱才、惜才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论资排辈、官本位等思想观念依然存在。

二、建议

(一)牢固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破除一切禁锢人才发展的不利因素,大力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不断扩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全面提升人才素质,使人才资源真正成为助推内蒙古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资源。

(二)设立呼包鄂人才工作试验区。一是深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推进十大“百人计划”,将国家、自治区、盟市各类高端人才的评选申报统一归口十大“百人计划”,并与国家“万人计划”、“千人计划”有机衔接。二是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人事管理、户籍管理、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分配奖励等一系列集聚人才的新制度。三是大力改善试验区内的人居环境。建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幼儿园,配最好的生活设施,努力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高品位的工作、生活、文化环境。通过努力,使呼包鄂人才工作试验区成为极具吸引力的人才高地,为全区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全面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一是把引进高端人才团队作为首要任务。用好用足人才引进政策,积极争取国家人才计划支持,围绕“五大基地”等重点领域,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引进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并为引进人才提供所需要的研发条件、项目资金和生活保障。二是把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选才引才的主要依托,由其提出急需的优秀人才和团队,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三是把招商引资作为招才引智的重要渠道。采取“产业资本+人力资本”的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特别要力争引进其核心研发团队或成立分支机构。四是把培养本地人才作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各类人才特别是实用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加大对本地领军人才的优选和培养力度。

(四)健全人才评价和选拔使用机制。一是建立公开透明、平等有效的分层分类人才评价机制。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二是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无论是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还是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都要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依据,不拘一格,鼓励冒尖。三是强化人才的交流合作。深化京蒙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推进蒙粤、蒙港以及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等区域经济体人才合作交流。把加强同俄罗斯、蒙古国人才交往合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形成向北开放的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合作交流机制。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民革 内蒙古 人才 经济社会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