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请感谢那些“不放开那个上海女孩”的人们

2016年02月18日 11:16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终于有沪媒为“上海女孩”发声了。在这个群体优越感很强、却往往以个体的形式来呈现的城市,非常难得。可惜,沪媒这篇“放开那个上海女孩”,希望以道德的棍棒回击道德的棍棒,结果将这个好不容易开始严肃起来的主题,打回了最初的low态。

已经没多少人在意这上海女孩与江西凤凰男的身份真伪了,这是这场从春节开始讨论到今天,最有格调的一种境界。新闻评论需要事件的真实性为依据,但唯有这一次,主角身份的真实性,已经被城乡二元结构所呈现的普遍真实性所模糊了,“上海女孩”已经只是一个符号,它代表的不只是上海、而是城市,不只是爱情、而是生活的态度。但沪媒这次很人模人样地站出来说话,讥损之中,再次将这座城市的优越感,树在了舆论的对立面,也树在了乡下的对立面。

舆论没“放开那女孩”,在雄文的作者眼里,是因为引力波比那女孩的爱情价值观更具研究与关注的逼格。是因为乡下新农村的人们即便富裕了,也会因为生活习惯的粗陋而不配得到蓝孔雀的爱情。可是先生,你以为这次的讨论还在讲爱情么?你以为研究引力波,对于数以千万甚至数以亿计的落后乡村的人们来说,一定比解决他们奔全面小康时的生存窘境更了不起么?你以为这场讨论中的人们,对于城乡二元结构呈现的巨大差异所表现出的惊愕、同情、焦虑,真就是你所说的属于闲得慌么?

人家姑娘可能提前发现了差异,你呢?你发现了这场争论中的人们与你不匹配的道德差异。因为你在讲爱情自由,别人在讲城乡生活的距离在拉大。因为你在讲城里人与乡下人挤牙膏的区别,别人在讲贫穷的代际相传。你自己充当着道德圣人,却不让别人对贫穷与落后施以同情。你自己在为一个“上海女孩”代言,别人却在埋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福利阳光照不到寒门贫户。这是你所说的“生活习惯的鸿沟”么?分明是虚伪的道德与悲情的悯贫之间,人与人最大的道德鸿沟。你在上海的这头,人们在贫困难堪的户头。你的键盘边上放着是的咖啡,人们在键盘上敲打的是泪水。

一个城里来的小姑娘,大过年的决定与贫困乡下的家庭告别,这确实是她的自由,是她的权利。但是,它太“干卿何事”了。人们不是决计要拉回这门亲事,而是想拉近国强与民富之间的距离,是想让亿万个这样的家庭告别贫穷与落后,是想让寒门的后代与他们的亲人一起找回生活的尊严。

请允许我套用你这篇雄文的最后一段结束语——生活,就是一部说明书。当你讥笑同情贫寒也是不道德的同时,就说明这个社会道德已经沦丧了;当农家一桌粗陋的饭菜呈现在世人面前还有这么多人正襟危坐,就说明这个社会还有希望;当“上海女孩”这条新闻出现之后所有人都不说话,就说明回到从前了;当你看到这片网络世界,面对贫富差距还有戾气、还有人在指手画脚,你应该感谢他们,因为,他们至少还有血,有肉。(刘雪松)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 “放开那个上海女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