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北京朝阳群众10个月助破千余起案件

2016年02月22日 07:16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革命一代

当了30多年志愿者的张秀茹说,“咱这老一辈在集体长大,依靠组织,相信组织,如今的年轻人都不乐意干这个,以后不知道会不会有红袖标。”

“朝阳群众”、“西城大妈”、“丰台劝导队”当中,成员大多数是老北京,他们对于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情感,身上也留着浓重的历史痕迹。

1月26日上午9点,永善社区居委会,狭窄的大厅里挤下了近百位大爷大妈,排练即将到来的新年联欢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色娘子军》、《北京的金山上》……都是老歌,在指挥时,一位大爷高喊:“我们的人民军队是战无不胜的!”

跟他们聊天,会听到很多固定的词汇:毛主席、组织、奉献、国家……

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成长史和国家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伴随共和国红色政权长大,自幼接触、参与政治,更相信集体的作用和力量,言语间满是对这座城市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67岁的冯永红,语言体系仍停留40年前。他爱说“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别给组织抹黑”。他嘴里的知名人物是雷锋、邱少云、董存瑞。“这些年没变过,现在还是特认同。”

这群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会拿彼此的名字打趣,冯永红,“一颗红心向着党”。他的朋友张祖华,祖国的祖,中华的华。

这些老人中,有人做志愿者已经十多年。冯永红说,和他一样,很多老伙伴不愿意提“钱”,“谁要说给经济报酬,我们脸都发热。”

志愿者胡和凤在胡同里长大,她拍着腿感叹,“当时那街坊,太亲了,我们家煮完饺子,‘咵’给你端过去;家里没盐了,先拿你们家盐罐子使使,都不是事儿。”

做志愿者也是要有理想的,这群老人的理想,就是能让邻里间的走动多一点,大家多了一份亲热,日子又有了些以前的滋味儿。“热乎,有温度。”

从幸福一村张秀茹家的窗户往外望,工人体育场尽收眼底,“连球门儿都看得到”。

张秀茹说,2015年,她有三分之一的日子都在值班,提着水壶,搬着小马扎,在楼下一坐就是一天。

打开她家的衣柜,执勤的各式短袖、长袖、马甲占了一半的空间——她已经当了30多年志愿者。

她快乐,但也有担心。最担心的是后继无人——“咱这老一辈在集体长大,依靠组织,相信组织,如今的年轻人都不乐意干这个,以后不知道会不会有红袖标。”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朝阳群众 10个月 助破千余案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