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大四男生编写“死亡”公号:这一周有谁死了

2016年02月26日 13:44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原标题:大四男生编写“死亡”公号:这一周有谁死了

临近10时,约3万人的手机“咚”了一声,弹出微信公号“苔原”的新消息。标题冷冷的,《这一周有谁死了》。粉丝们都笑出声了:喜庆日子还发这个,敢不敢更丧一点啊?

作者刘书宇倒没想太多。这不过是因为又到了星期日,他例行编微信的日子。自去年夏末秋凉的某日起,每周末最后一个半天,刘书宇定会坐到电脑前,花两小时整理出一份“死亡笔记”,附带一首歌,发给“苔原”粉丝们。

转瞬冬去春来,“这一周有谁死了”走过26期,记下1448例死亡。

001

资料图(图文无关)

“苔原”和七个文艺青年

七个因混迹“人人网”结识的文艺青年,联手建起“苔原”。他们用诺兰影片《追随》里的台词形容这个平台:“‘一个二十几岁,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往往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作家。’而一群这样的年轻人,往往会组成一个创作小组。”

这七个文艺青年在“苔原”发布自己的文章,一人一专栏,没规律,没要求,谁有空谁推送。他们对“苔原”态度很是自在随意,从没想过做大做强。后来“苔原”攒了几万粉丝,有了江湖名声,商业合作纷至沓来,挤满了公号注明的电子邮箱。结果呢,大家都懒得去看邮箱。时隔甚久,刘书宇跑去联系了一家,对方回复早跟别家公号合作了,还教育了他一通——“赚钱的事情你要上心啊!”

作为一个文艺创作平台,“苔原”什么都兜售:文学、电影、音乐、艺术、历史、科技……想象力漫无边际,经常洋洋洒洒上万字。“苔原”做了一年多,粉丝刚一万出头。这个数据不算好看,创作小组总结原因:长文章太费脑,不讨人喜欢。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近半年时间,“苔原”粉丝忽然暴涨两万。走红了,竟是因为一个古怪的小栏目“这一周有谁死了”。

编辑:王沥慷

0 1 0 2 0 3 0 4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