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银发走婚”看上去很美好亟需规范化

2016年03月09日 21:28 | 作者:杨朝清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全国两会正在进行,养老依然是热议话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升至2.2亿,也就是说每6个人中,就有1人是老年人,且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单身老人数量也在增长。迫于现实的压力、子女的反对等,一些老人无奈选择“走婚”——只同居不领证。(3月8日《河南商报》)

“走婚”原本是摩梭族人一种“男不娶女不嫁”的生活状态,男女双方不办理法定婚姻关系的登记手续,却以同居的关系在一起生活。在人口老龄化的当下, “银发走婚”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这种不受法律保护的“走婚”只是看上去很美好,隐伏着单身老人难以言说的爱与痛。

c5fb407727254b07b61d470a666b8d2a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诗意化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和追求。然而,离婚也好,伴侣因疾病、意外事故去世也罢,“无人陪伴”的艰辛和悲情,让许多单身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大打折扣。说到底,有品质的“健康养老”不仅需要物质层面的基本保障,也需要精神层面的心理慰藉和情感支持。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家庭结构是一个三角形,父亲、母亲和孩子分别是三个角,它是最稳固的结构,也是最脆弱的结构。一旦三角形的一角出现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家庭功能的实现。单身老人再婚的初衷,在于通过家庭结构的重建, 提升老年生活的品质。

虽然单身老人的婚恋需要是一种正当的利益诉求,却不可避免遭遇一些现实的障碍与困难。单身老人与子女构成了一个利益相关、关系相互、情感相系的共同体,如果单身老人再婚,势必会给原有的利益格局和社会关系带来改变。子女担心在财产分割、赡养问题上承受利益损失也好,单身老人害怕伤害子女的感情也罢,“走婚困境”说到底是一种利益和情感上的纠葛。一项调查显示,老人再婚的主要障碍,68%来自子女的反对和经济财产上的纠纷。

除了这些客观因素意外,“走婚”也是部分单身老人自愿的行为选择。“走婚”有一定的心理缓冲期,能够给他们更多的选择空间。“走婚”作为一种松散的社会关系,进入和退出都相对容易。可是,在人的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的风险社会,“走婚”遇人不淑、人财两空的单身老人也不在少数;只有给“走婚”系上保护绳,单身老人重建家庭的合法权益才能更有保障。

“银发走婚”不能游走在道德、人性和法律的边缘地带,而是要将其纳入到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论是用遗嘱公证纾解子女的“继承焦虑”,还是子女转变观念,抑或提升全社会对“银发再婚”的社会认同,只有多管齐下,单身老人“走婚困境”才会得到破解。(杨朝清)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银发走婚” 养老 两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