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2016年03月11日 13:47 | 作者:鲁景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1日电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6年工作进行总体部署,要求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从十二五规划中的“注重公平”当先到十三五规划的“教育质量”优先,这个转变给我很深的触动。

近年来,政府在教育领域重点关注教育公平问题,希望人民群众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此期间,国家出台许多政策,包括减免学杂费、发放补助、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等,确实为许多有困难的人提供了就学机会。但是,仅仅是机会的增多,还不能完全解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比如我所带的一个贵州籍的研究生告诉我,来到北京求学让她强烈地感受到区域间存在的教育质量上的差距,优质的教育资源、浓厚的学习氛围、不同的思想观念都深深感染着她,甚至改变她的人生方向。可见,在创造更多就学机会的同时,还要提升教学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从这点上看,总理在十二五规划向十三五规划的转折之年,指出未来着重提高教育质量的发展方向,将规模发展转变为内涵发展,我认为是完全正确的。

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看人才质量。如何提高人才质量?就是按常识办事,也就是按教育活动的规律办教育。首先,教育是项特殊的实践活动。在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要符合这项活动中各种规律的要求,这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第二,办教育依靠的基本力量是教师队伍。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使用也要符合规律。我认为,在各行各业里,教师队伍是值得信任、可以信任的队伍,应该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保护他们。在围绕教育推行各项政策时,应该以此为基点,才能激发教师队伍的热情,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帮助年轻教师成长,使教师队伍如有源之水。建立行业的评价体系,应该能真实反映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培养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也不能忽视对培养对象的关注和了解。如今的80后、90后、00后是接受学校教育的主流人群。我在教学工作一线工作了30多年,跟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使我能更深入地了解年轻人的真实情况。我认为,他们是非常棒的一代。他们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富有创新精神。但是他们的成长环境与以前不同,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也要顺应这种环境的改变。在教育活动中,如果低估培养对象的思维方式和认知需求,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这也是办教育的常识。

在未来五年中,是否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决定着提升质量的目标能否实现。不要以为谁都知道常识。守住常识,按常理办事,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鲁景超 教育规律 教育质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