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原创 本网原创

牛、羊和“渔”的故事

经济界委员热议西部精准扶贫

2016年03月12日 16:58 | 作者:李彬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李彬)“也许这家补助两头牛,那家给点扶贫资金,从收入数字上看就是脱贫了,不去管这两头牛将来是死了还是杀牛吃肉,就把这一户从贫困名单上删掉了。但明年没有了扶贫资金怎么办?”

3月12日上午的经济34组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杜鹰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委员对扶贫工作的讨论。

“这是一个‘顽固性’问题。中央确定农村贫困人口2020年脱贫,有些省份就立下脱贫军令状,任务层层下压,比如省里到2019年脱贫,市里就是2018年,到了县里2017年就要脱贫,有少数地方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为脱贫而脱贫,这种倾向应引起注意。”近几年,常在基层调研的杜鹰越来越有种担心:有些地方仅仅以数字脱贫为目标,只要年收入超过2300元就认为完成了扶贫任务。


1


“两头牛脱贫”的事例引起了很多委员的共鸣。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扶贫羊“的故事。

他在四川大凉山调研时发现,有些对口扶贫单位给一些贫困农民捐了一些黑山羊,如果自己养殖,保证几年就可以脱贫致富,结果第二年再去看,发现这些黑山羊都给吃掉了。“一些地方自然条件差,如果扶贫资金用不好,对当地帮助并不大。”厉以宁说,扶贫过程中不能只给东西,一定要教会他们本领,知道怎么用,也就是要授人以渔。

厉以宁在一个地方调研时发现,当地自然条件非常差,地方政府通过异地扶贫搬迁,统一给农民在相邻的一个县安置一个移民新村,自然条件和住房条件都比原来大大提高,但是过了不长时间,不断有农民又搬回原来的地方。原因之一是住不习惯,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当地没有谋生的技能。

授人牛羊,不如授人以渔!厉以宁再次强调,搬迁移民脱贫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工作。

谈到这个问题,杜鹰插话说,当年三江源农民搬迁之后也出现过这种问题,就是因为缺少谋生技能。

杜鹰强调,扶贫工作是一个连续性、系统性的工程,不是短期行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也绝不是短短几天的事。贫困的原因很复杂,要把贫困的瓶颈真正解决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要真扶贫扶真贫,不能玩数字游戏,也不能压任务,越是压任务虚火越高。

他建议,应把精准扶贫和划片扶贫结合起来,如果只解决单个的贫困户,不解决这个地区的交通、资源利用等问题是不行的。“精准扶贫解决个性困难,划片扶贫解决共性困难,二者要结合起来。”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两会 经济界委员 西部精准扶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