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明朝太医院分为13科 接近现代医院科室设置

2016年03月12日 17:44 | 作者:邬时民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太医院13科 接近现代医院科室设置


明朝太医院分为13科,即大方脉、妇人、伤寒、小方脉、针灸、口齿、咽喉、眼、疮疡、接骨、盎镞、祝由、按摩,同元代13科相比,风科改为伤寒,金疮分为金镞和疮疡两科,杂科改为按摩,取消了禁科,较前代更适合临床需要。


明朝太医院的分科与现代医院科室相比,可以说已经很接近。大方脉相当于现代的内科;妇人相当于妇科;伤寒相当于传染科;小方脉相当于儿科;针灸和按摩与现代名称相同;口齿、咽喉、眼分别相当于现代的口腔、喉、眼科,疮疡、接骨、盎镞则相当于部分现代大外科,分别是普通外科、骨科、战伤;祝由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浓重的迷信色彩。


太医院每科由一到数名御医或吏目掌管,下属医士和医生,各科御医或吏目人数为:大方脉5人,伤寒4人,小方脉2人,妇人2人,口齿、咽喉、疮疡、正骨、痘疹、眼科、针灸各1人,下属医士医生70余名。


御药局和御药房 皇帝专属“药剂科”


明朝的医疗机构十分齐全,以太医院为总协调,还设有专司用药的药局,有专门为宫廷服务的御药局等,还有慈善机构惠民药局。


吴元年(1364年),朱元璋设尚药局。洪武六年(1373年),改尚药局为御药局。御药局主要任务是监制御用药饵,兼管收储各地进贡的名贵药材。


同年,又设御药房。御药房的一个重要职责是根据药方监督御药煎制。在御药制作时,要有太医院院官和内臣一同监视,做好后每剂药都分成两服,其中一服先要由御医、院判、内臣三人尝过之后,没有问题,才将另一服进献给生病的皇上,这一系列的诊治、制药过程,都要在专门的医簿上做详细的记录,这些记录由所有参与诊治及制药、尝药过程的医官、御医、内臣签名后,加盖“中书省印合缝”,以备查考。如果皇上服用后,治疗效果不佳,这些医簿上记录的相关人等就会招致麻烦,甚至惹上杀身之祸。


很显然,御药局和御药房是皇帝的专属“药剂科”。


东宫典药局 皇太子私人医院


东宫典药局设局郎1人,局丞1人,内使10人。典药局郎、局远及内使负责皇太子的医疗保健。


安乐堂和月子房 宫廷女子医院


皇后及嫔妃有病,多由太医院医官诊视。后宫设安乐堂,专供后嫔养病;设有月子房,供宫内孕产用。后宫设医官3人,医士36人,还配有稳婆(接生婆)、乳婆、医整数十人。


王府良医所 王爷们的“保健医”


良医所设良医正、良医备1人,寿官数人,俱从文官,由太医院推荐,吏部任命。良医所是主管王府医疗保健的专门机构。名医李时珍也曾出任王府良医。


惠民药局 各级地方医院


明朝的惠民药局分为中央与地方惠民药局,是太医院的下属机构。惠民药局主要职责是为平民诊病卖药,掌管贮备药物、调制成药等,军民工匠贫病者均可在惠民药局求医问药。遇疫病流行,惠民药局有时也免费提供药物。


史载,“洪武三年(1370年)置惠民药局,府设提领,州县设医官。凡军民之贫病者给予医药”,可见惠民药局是专为贫病者所设的官办医疗机构。由洪武初制定的惠民药局规则,后来在地方上没能完全执行,因此在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命礼部申明惠民药局者今有实惠,勿徒有文具而已”的措辞,强调了惠民药局“必有实惠”。


但总体来看,明朝的惠民药局地位低下,中央惠民药局有名无实,地方惠民药局未能进入主流社会。许多药局有名无实或有医无药,或局舍破败。



编辑:陈佳

1 2

关键词:明朝太医院 分为13科 接近现代医院 科室设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