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民进会员常生龙:教师交流既要修渠又要引水

2016年04月08日 10:21 | 作者:常生龙 |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让名校的优秀管理团队通过集团化、教研联盟、委托管理等多种渠道,将受援学校纳入到该校整体的管理体系之中,在这些学校之间实现教师的相互交流,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共建。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上已取得不小的进展。但总的看来,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还是体现在办学硬件的均衡配置上,在优质教师等软件的配置上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极大地制约了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也导致一些家长费尽心思、动足脑筋在拥有好师资的学校学区内购买学区房,造成购房的非理性消费等现象的发生,择校热、热炒学区房,年年都成为社会的热点,引起各方关注。

要建设惠及全民的、更加均衡的教育,必然要在优质教师的校际流动上做文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决定》出台以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教师校际流动的举措和办法,形成了定期流动、支教、对口支援、教育联盟、走教、送教下乡、优质教师资源辐射等多种教师校际流动的方式方法,不少地方还专门发文,用制度来保障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实。

教师校际流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已经在优质学习里读书的孩子家长,不希望优秀的教师离开学校;教师自己会因为流动而新生出交通、生活、对家庭的责任等多方面的难题;学校办得有特色,常常是因为若干优秀教师的辛勤付出和专业引领,这些教师的离去,会让学校自身的发展受到局限;学校和社区的关系,也会因为教师的变动而发生许多微妙的改变……要把这件事情办好,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细化实施政策,切实推进校际流动。2014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对教师校际交流做出了顶层设计。因为各地有很大的差异性,教师校际交流的途径和方式,以及激励保障机制也会有很多不同,需要各地因地制宜,细化具体实施的方案,并在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务(职称)晋升、聘用考核、薪酬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到校际流动的队伍中来。

二是多种措施并举,避免简单化一刀切。推进教师校际流动,要实事求是,切实了解受援学校的教育需求,给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援助计划。有的学校办学质量的问题,是干群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不和谐所导致的,这样的学校更换一名校长可能就会解决问题;有的学校长期比较闭塞,缺少和外界的交流,教师视野比较狭窄,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潜能,需要派入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进去,将本校教师的教育潜能激发出来;有的学校办学质量不高,是因为学校的学科发展不均衡,个别学科明显偏弱导致的,需要给他们提供相应学科的骨干教师,来引领学科的发展。

三是加强机制建设,用好团队实现双赢。某学校的教学质量比较好,是因为有一批由优秀的校领导、教师组成的教育团队,他们有办好教育的共同愿景,有对学科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有对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把握,有对教育规律的深刻体认。将其中的一名优秀教师流动到受援学校去,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改变受援学校的面貌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机制上做文章,让名校的优秀管理团队通过集团化、教研联盟、委托管理等多种渠道,将受援学校纳入到该校整体的管理体系之中,在这些学校之间实现教师的相互交流,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共建。

四是发挥信息优势,借助平台资源共享。伴随着幕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平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逐渐推广和普及,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了新的路径。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优秀教师通过幕课在区域内共享课程,同时给予学分认定的权力。学校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之中,在教育管理、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进行流程再造,以适应具有更多可选择性的学生学习新形态,把学生在线学习优质课程与学校的课程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教师要转变教育角色,从课堂学习的发起者和主导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和引导者,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适时的帮助,让区域名师的优质课程也成为自己专业提升的重要学习资源。

(作者:常生龙,系民进会员、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民进 教师交流 优质资源共享 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