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全国政协关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用创新创业教育撬动高等教育改革

2016年04月18日 15:07 | 作者:解艳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辽宁是高等教育大省,我想了解每年有多少本地院校的大学毕业生选择留在辽宁就业?占比多少?”

“现在是否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纳入统筹规划,并反馈给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如何?目前遇到什么问题?”

4月14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调研组刚刚结束在浙江的调研继而赶赴辽宁。下午3点,风尘仆仆赶到沈阳的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德秀放下行李,顾不上吃饭,就直奔辽宁省政协组织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座谈会现场,并开门见山向来自辽宁省教育厅、科技厅、发改委、高校、企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问题。

马德秀的提问事出有因,2015年,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经济增速在全国垫底,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当前东北地区传统产业比重过高、新兴产业成长缓慢是其主要诱因。

“2015年辽宁高校本科毕业28.4万人,在辽宁就业16万多,比例并不高。”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滕卫平如实提供了一组数字。

“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于创新,辽宁要通过创新实现优化升级、脱胎换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应成为辽宁最合适的发展思路,而人才是创新最大的原动力。”全国政协委员朱和平表示。

“如何让辽宁成为人才聚集地,吸引一流人才留在本地,这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未来辽宁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考虑的问题。”辽宁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王金笛说。

创新发展靠人才,创新人才培养靠教育。据了解,2012年,辽宁省率先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13年,教育厅又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理念创新。

现实中,创新创业教育落实情况如何?

“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不少学校的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而且很多都是满堂灌。”辽宁大学副校长马凤才提出。

“目前高校存在‘双一流’大学建设和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两张皮’现象,同时也出现了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辽宁省教育厅厅长马辉表示,争创“双一流”大学的办学导向,必然引导部分高校片面强调科研项目和论文对学科的贡献度,从而忽视了学科最根本的发展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创新、传播和传承。

“从高校来看,目前可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与条件还比较短缺,企业与地方愿意给高校提供学生创新实践条件的积极性还不很高,社会资源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上的作用,在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吕杰看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大学生都去创办企业,而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素质和能力。“大家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还有局限。”

那么现实中,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们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哪些期待?

“我们更需要操作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有经验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除所学专业需要与从事的职业专业一致外,我们更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沈阳鼓风机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王磊表达需求。

“中国高校在理论教育上较强,在实践教育上偏弱,刚才听有校长说,一个大学生必须要修100多个规定学分,为什么不能根据学生自己兴趣和企业需要,增加大学生实习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呢?”沈阳远大科技园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兴华反问。

朱和平举了一个例子,他曾在科研单位工作,招来的名校博士生大多缺乏职业精神和行业意识,没有3年5年根本不能用。“来了之后,首先要培养吃苦精神和对行业的热爱。”在朱和平看来,创新创业人才是最典型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反思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把人才培养纳入国家发展和行业需求统筹规划,以此契机撬动高等教育改革。”

“我已经连续3年提案建议制定国家层面的大学生实习法或条例,保障大学生实习权,希望加大政府调控和扶持力度,在国家教育财政支出中设立‘大学生实习补贴专项’资金,以分担企业成本。”对于企业界的呼吁,刘建平委员回应道。

“我同意这个观点,我们要跳出教育看教育,为什么人才需求和供给对接不上,不是教育本身出了问题,而是社会和教育对接的中间环节出了问题。因此,学校要开门办学,改革要综合思考、综合设计。”郭大成委员说。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简单完成上级部门的要求,应该以此为契机,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做大做强高等教育。”马德秀表示。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政协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