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退役冠军选手:收入1200元 宁可女儿要饭不进体校

2016年06月01日 07:18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原标题:举重家庭举不起的重量

退役冠军选手:收入1200元 宁可女儿要饭不进体校

刘成菊(右)和女儿合影

刘成菊要离开沈阳了。

一辆面包车就装下她大部分家当: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机、几个塞满衣服的帆布包、几盆植物,还有一张几乎从车头顶到车尾的全幅照片。

一路上,刘成菊都侧身坐在副驾驶位,紧紧抓住相框,生怕照片滑落摔坏。那是1990年亚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合影,她的丈夫才力站在正中央,笑容憨厚。在那届亚运会上,才力获得男子举重冠军,并打破了亚洲纪录,被媒体称作“亚洲第一力士”。

那年,刘成菊19岁,刚刚从抚顺体校调进辽宁省举重队,开始了在省体委的生活。因为在举重队过的是集体生活,刘成菊和队友更习惯把这个辽宁省体委和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共同的所在地称为“大院”。

当时满心欢喜的她没有想过,大院里的“明星”才力会成为自己的丈夫。更没有想过,曾经的力士会突然倒下。由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2008年,离他们结婚5周年纪念日还有一周的那天,才力“毫无尊严地死了”。据媒体报道,“在他死去的当天,家里只有300元钱。”

丈夫去世后,这个在赛场上能轻易举起150公斤杠铃的女人,无法独自承受生活的重压。她在3年前患上乳腺癌,女儿也患有哮喘,家里还有7万元外债,向政府申请廉租房至今没有回音。

她把沈阳当作 “第二故乡” 。在这里,她经历了自己的恋爱、婚姻和荣耀,也经历过丧夫、病痛和落魄。可是如今,她只能再次回到抚顺“讨生活”。

刘成菊还记得,自己刚到沈阳时,带着冠军奖牌归来的才力已经是整个省体委、整个沈阳市,甚至整个辽宁省的英雄。大院领导开会表扬,市长亲自接见,就连当时东北最畅销的香肠品牌,都请了才力做广告。

那时的刘成菊也把才力看作榜样,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了训练上。

“只要得了冠军,以后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刘成菊对教练激励自己的话深信不疑。周末队友都跑出去逛街,她就一个人在体育馆里加练,“心里想的全是怎样超过别人”。

后来,作为一名辽宁省举重队运动员,刘成菊曾拿到过3次全国冠军。

然后退役,她成了沈阳一名普通市民。每天如何走下六楼到一楼的80个台阶,是她最现实的难题。

编辑:王沥慷

0 1 0 2 0 3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