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融合、创新是民间艺术的未来

2016年06月08日 09:48 | 作者:爱地人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聚焦高考作文题(北京卷·“老腔”)

此次北京高考以“老腔”为作文之题,其实也正是考验考生的眼界,让他们可以与书本以外的更大世界保持互动。这和老腔这样的民间艺术继承,也有相似之道。“融合”与创新的态度,包容与宽容的格局,才能让知识和艺术都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老腔”通过跨界合作避免凋零

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题之一:“‘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一公布就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理所当然的,“老腔”作为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艺术种类又一次“大流量”地进入了公众视野。

之所以说“又”,自然是有前话——如果没有去年谭维维在《中国之星》节目融合“老腔”的音乐惊艳一时,以及稍后央视春晚上与摇滚乐的嫁接,也许老腔这种艺术形式,就会和千千万万急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处于有识之士奔走相告,但依然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遗产渐渐凋零的境况。

《中国之星》是一档以收视率为准绳的电视选秀节目,摇滚乐更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但恰恰就是这样娱乐的平台,以及当代的音乐表演形式,最终间接起到了挽救一门民间艺术的作用。虽然,不能说华阴老腔就此起死回生,但至少在短时间内,可以让老腔艺人以此为生,通过与其他艺术作品的跨界合作,以及一些和文化活动相关的国内、甚至世界巡演,从而真正通过用艺术来养活艺人。最后一点,实际上更像是一种艺术形式,值不值得活下去的理由。

此前,华阴老腔也不是完全无人问津,话剧和电影版的《白鹿原》,就都曾经植入过华阴老腔的表演。而人称“白毛”的老腔艺人王振中,也曾经在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担任过片中老腔的配唱。但真正让华阴老腔为更多人所知,尤其带来音乐冲击感和刺激感的,还是谭维维在《中国之星》上的那次演出。也正是在那首名为《给你一点颜色》的摇滚乐作品中,融入了华阴老腔的表演,从而让华阴老腔一夜之间成了“名人”。

“融合”提供传统艺术重焕活力的可能性

其实,将华阴老腔和摇滚乐相结合,在欧美音乐产业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的音乐名词,用来形容这样的表演,那就是:“融合”(Fusion)。事实上,近百年的欧美当代音乐史,就是一次次不断“融合”的发展史。从早年非洲的黑人号子、凯尔特民族的高地音乐,逐步发展成布鲁斯音乐及乡村音乐,再通过彼此不断地融合,以及顺应科技的发展,从而延伸出爵士、摇滚、舞曲、电子乐等等曲风,这才造就了欧美流行乐坛,一直以来欣欣向荣的局面。变,始终是任何艺术形式的正道。

而在国内,很多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或者因为被圈养而缺失了艺术的生机;或者因为野生野长无人管,因此禁不住更现代的流行文化冲击。从无人问津到从此凋零,恰恰就是缺少了一种包容、跨界与融合的精神。

的确,艺术本身需要保持一定的纯粹性,但即便像昆曲、京剧、评弹这样的艺术形式,它现在的样子,同样不是它最初的样子。而它们最初的样子,同样是来源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音乐形式的融合。

不是说所有民间音乐,必须通过和现代音乐结合,才能重新焕发生机,但至少这种融合,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可能性,相比于完全没有创新的圈养,显然更能够杀出一条血路,迎来一种希望。

国内艺术形式向来不缺“融合”的精神

华阴老腔和摇滚乐的结合,就是一个融合发展的范本。可以看到谭维维的表演,其实并非简单的摇滚伴奏老腔,或者老腔作为一种采样,被加入到摇滚乐中。甚至可以说谭维维的唱腔本身,就因为找到了老腔和摇滚乐的某些共通性,从而有了一种亦古亦今的穿越感。这就难怪崔健也感叹,这就是来自几百年前关中大地的摇滚乐。

无独有偶,崔健的摇滚成名作《一无所有》,其本身也是融合了信天游的作品,同样也是一种民歌的新继承和发展。再往前说,旧上海国语时代曲的经典《天涯歌女》,不也是用了江浙民间小调,结合现代作曲而写出来的作品吗?

其实不仅仅只是谭维维,这几年的龚琳娜、李玉刚等等艺术家,同样以贴近地气的方式,将中国传统的音乐形式,以更贴合当代的表现形式来呈现,并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作为国内民谣音乐圈比较著名的独立厂牌“十三月”,近期也推出一个“新乐府”项目,就是通过给评弹、昆曲等传统艺术,进行爵士、电子等等新颖的编曲,从而让古老的艺术形式,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和传承。即使表现各异的手法,会带来一些争议,但相比把传统艺术当古董,不许碰也不许动,肯定要多出点活下去、甚至活得更好的可能性。

此次北京高考以“老腔”为作文之题,其实也正是考验考生的眼界,让他们可以与书本以外的更大世界保持互动。这和老腔这样的民间艺术继承,也有相似之道。“融合”与创新的态度,包容与宽容的格局,才能让知识和艺术都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爱地人(乐评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北极高考作文 老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