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晚清四大藏书楼

2016年06月16日 08:50 | 作者:林墨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诸子藏书。汉魏以后,藏书楼开始出现,历代不绝。宋代,随着雕版印刷的兴起与推广,藏书日增,私人藏书楼不断涌现。延至明、清两代,臻于鼎盛。

至清代,我国私家藏书达到鼎盛时期,有文献记载的藏书家多达2082人。其中,铁琴铜剑楼、海源阁、八千卷楼、皕宋楼,并称“晚清四大藏书楼”。

铁琴铜剑楼

常熟自古崇文重教,人文蔚兴。在虞山派藏书家中,铁琴铜剑楼为瞿绍基及子孙五世藏书处。

瞿绍基(1772—1836),字厚培,号荫棠,江苏常熟人,生于富康之家。科场失意,一度代理阳湖(今常州)县学训导,不久以奉养老母告归,不复求仕。其生平自奉俭约,唯书是嗜。加上继承父辈遗书,多达十万余卷,在南塘古里村建楼“恬裕斋”以储书。恬裕斋后因避光绪帝讳一度改称“敦裕堂”,又因家中获藏名琴一张、铜剑一柄,此楼又名“铁琴铜剑楼”。

铁琴铜剑楼第五代主人瞿起凤(1898—1987),字熙邦,自幼受家庭熏染,得名师指点。1950年,与两位兄长瞿济苍、瞿旭初商量,遵承父志,将藏书分三批捐献给国家,归藏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

第一批捐赠品中,有一部宋版围棋谱《忘忧清乐集》,为孤本。陈毅元帅曾委托北京图书馆复制一部,制成宋版蝴蝶装式样,赠送日本友人。1月10日,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致函瞿氏三兄弟表彰:“铁琴铜剑楼藏书,保存五世,历年逾百,实为海内私家藏书中最完整的宝库……此项爱护文物、信任政府之热忱,当为世人所共见而共仰。”

1950年3月,第二批捐赠中有元刻本《契丹国志》为孤本。1953年3月,第三批捐赠品以宋刻本《王黄州小畜集》闻名。此后,瞿氏兄弟数次捐赠北京图书馆的藏书合计595种,约4000册,善本多达242种,2501册。此外,还多次向常熟图书馆等捐献家藏珍贵文献,千种万册。

海源阁

海源阁与铁琴铜剑楼齐名,有“南瞿北杨”之誉。其为山东聊城杨氏藏书阁,历时百余年。其四代赓续,南北精帙,萃于山左。

海源阁第一代主人杨以增(1787—1856),字益之,号至堂,又号东樵,山东聊城人。道光二年进士,为官清正,与林则徐“同宦楚、豫、秦、陇”,二人“知之甚切”“投分最密”。道光二十年,杨以增在故乡聊城建海源阁以藏书,楼名“海源”。其源于《礼记·学记》“先河后海”之语,以为“学者而不观于海焉,陋矣”。

杨以增将阁内单辟一室,专藏宋版善本与各校旧抄本,名“宋存书室”。后陆续得到东汉经学大家郑玄笺注宋版珍本《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四经和《史记》前后《汉书》《三国志》四史,将此室命名为“四经四史之斋”,奉为镇阁。在图书管理上,海源阁仿宁波范氏天一阁,“书不出阁,秘不示人”。

海源阁第三代主人杨保彝晚年乏嗣,收族人杨敬夫为继子,以求“藏书胜藏金,刻书如积德”之余绪不衰。然而,清末民初,杨氏海源阁迭罹劫难,咸丰十一年,捻军攻入,杨氏陶南山馆别墅被占,一半藏书尽毁。宣统二年,杨保彝去世,继子杨敬夫年幼,藏书偶有散出。民国初年,杨敬夫移居天津经商,携去部分珍籍。1928年,西北军占据聊城,海源阁藏书受损。次年,土匪王金发以杨宅为司令部,海源阁再遭劫难。经此巨创,杨敬夫遂收拾残余,分装50余箱,运往济南保管,聊城海源阁人去阁空。

新中国成立后,周叔弢、傅增湘、刘少山、邢之襄、潘宗周、陈清华、莫伯骥等私人藏书家将手中海源阁旧藏纷纷捐献,入藏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海源阁藏书价值极高,20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组织出版点校本“二十四史”,海源阁的“四史”成为前四史的参校本。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晚清四大藏书楼 铁琴铜剑楼 海源阁 八千卷楼 皕宋楼 藏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