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知识讲堂>玉石红木玉石红木

清宫玉跌至白菜价 概念炒作鱼龙混杂

2016年07月04日 10:56 | 作者:江粤军 |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今年春拍,邦瀚斯推出的高古玉颇为引人注目,接连创出天价。而曾经在玉器拍场上一时风头无两的清代宫廷玉器,近年来却颇为沉寂,甚至有业界人士慨然兴叹:“清代宫廷玉器的价格已经快到白菜价了!”

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清代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高峰期,是什么原因导致宫廷玉器价格急挫?与当代玉雕相比,清代宫廷玉器的艺术价值和收藏潜力到底如何?请看业界专家的辨析。


268_7452909_6d65e241e5c793b48f4478109301862d


清乾隆 浮雕夔龙纹双耳龙钮方鼎 (成交价:RMB19,600,000)清乾隆 浮雕夔龙纹双耳龙钮方鼎 (成交价:RMB19,600,000)

聚焦拍场:清代宫廷玉 曾经辉煌现趋黯淡

自1995年北京翰海率先推出玉器专场拍卖会,把玉器从珠宝珍玩杂项中独立出来,玉器拍卖之风日渐兴盛,但明清玉器很长时间还是处于低谷。直到2001年在巴黎举办的东方艺术品专拍中,两件乾隆玉的天价成交才刺激了清代宫廷玉器的拍卖行情,开始了飙升历程,尤其是2006年、2007年香港佳士得连续推出的两场清代宫廷玉器专拍,从单件玉器的成交价,到专场拍卖的成交额,都创下历年全球玉器专场拍卖之最,当中,一件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笔筒”成交价高达5408.75万港元;香港苏富比自2004年春拍推出玉器专场,也接连创造了玉器拍卖的传奇。其中2007年春拍,一件乾隆御制紫檀木嵌“延年”龙凤纹古玉璧题诗插屏以3448万元成交。到2010年前后,清代宫廷玉器的拍卖可谓达到最顶峰,当时,香港佳士得上拍的晚清翠玉双龙活环耳盖炉以3000万元成交;北京匡时推出的清乾隆翡翠浮雕夔龙纹双耳龙钮方鼎也以近2000万元成交,清代宫廷玉玺更是屡破纪录。

此后,清代宫廷玉器的表现就渐趋暗淡。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表示,这一方面跟整个艺术品市场的调整有关,另一方面跟收藏家的认知和趣味也有关系。因为相比于其他一些收藏门类,清代宫廷玉器的回落幅度确实比较大。

“老实说,我们今天的工艺和乾隆年间的相比,差距是很明显的,而市场表现却不对等,这几年,当代玉雕的价格常常是清代宫廷玉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以前的玉器存在真伪上的担心,在玉石的鉴赏上,今人崇尚白色,认为越白越好;而清代宫廷玉器大多是仿古件,主要仿青铜器样式,因此更多会选用一些发青的玉石。”

收藏家朱绍良也认为,今天清代宫廷玉器之所以会跌至“白菜价”,甚至还不如当代书画名家的一件作品,确实跟很多藏家的鉴别水平不高有关。“大大小小的拍卖公司都不断推出所谓的清代宫廷玉器,这当中自然有赝品,或者虽然是清代玉器,但只是民间制作,并非真正的宫廷出品,这就给市场制造了混乱。虽然清代宫廷玉器辨伪不难,但中国藏家真正下得了功夫去学习的,少之又少。除此之外,不少藏家认为清代宫廷玉器是仿古样式,缺乏人文气息,不够符合今人的‘随性’要求。”

不过,匡时瓷器杂项顾问鲁飞飞则指出,好的东西,每一次重出江湖,价位还是走高的。“真正好的清代宫廷玉器,仍然能拍出比较理想的价位。大家说市场不好、价格不高,往往是好的东西少露面了,今天的市场条件下,一般不会出现‘遗珠’了。”

清乾隆 白玉雕兽面纹出戟方觚清乾隆 白玉雕兽面纹出戟方觚

清宫工艺:汇聚苏、扬玉雕高手 不计成本“巧夺天工”

在董国强看来,从工艺美术的范畴进行审视,清代宫廷艺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乾隆皇帝非常喜欢玉器,常常亲自参与设计,从材料、制式到图案,都一一把关,这从清宫档案中就能找到佐证。“工艺美术讲究的是精雕细琢、尽善尽美,这需要匠人们的心特别静,全情投入地去做,在这方面当代人跟前人无法相提并论。今天人们关注的东西太多,能够分散精力的事情也太多,或许在创意上今人有更多灵感,但在工艺上,确实没有前人那么认真虔诚了。”

曾玩过当代玉雕,五六年前开始“悄悄”入手清代宫廷玉器的朱绍良也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放弃当代玉雕,主要是因为今天市面上流通的绝大部分和田玉,都是青海料、俄料、阿富汗料,玉质不好,所谓的籽料,赝品更是高达95%。而清代宫廷玉器,虽然由于帝王的好恶,在设计上会有一些保守,倾向于复古;玉质也未必是最好的,特别是像山子雕、玉插屏等大件,玉质要求不可能那么高,但即便不是最顶级的,也肯定有保证,而且工艺上绝对是第一流的。“清代宫廷将苏州工、扬州工的玉雕高手都搜罗到京城,不计成本、不限时间地让工匠将东西做好,这样的玉器怎能不臻于完美?特别是‘乾隆工’,极尽繁缛之能事,说是巧夺天工也不为过。今天的工匠如果按当时的要求去做,肯定只赔不赚。”

朱绍良特别强调,乾隆御制的玉器上,一般还雕刻了他的御制诗或前贤的名言佳句,在玉器上体现了诗、书、画三位一体,让人赏玩之不足。“你想,对着一件精美绝伦的宫廷玉器,一边读诗、一边赏玉、一边把玩,是多么有趣味啊,光拿着一块籽料在那里盘玩,也太单调了。”

晚清翠玉双龙 活环耳盖炉晚清翠玉双龙 活环耳盖炉

流通数量:宫廷玉器无多 谨防民间玉“鱼目混珠”

谈论清代宫廷玉器的价值和收藏前景,自然也离不开一个存世量或者说流通量的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凤海就认为,真正的清代宫廷玉器数量并没有那么多,而且大部分都在公立博物馆中,散落到民间的极少。“我跟清代皇家的一些后人有较深往来,他们认为现在炒作清代宫廷玉器的概念有点过火了,除了博物馆里陈设的,社会上有几个人见过真正的清代宫廷玉器呢?他们自己家传的宝贝,都是秘而不宣的,更不可能出手转让。清廷内务府主管的后人我也接触过,在他看来,当时被掠夺到海外的玉器都是比较零散的,没那么多。我想,他们所说的应该比较接近‘真相’。”

王凤海表示,今天所谓的“清代宫廷玉器”,很多可能确实是清代的,但未必是宫廷的。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于当时宫廷尚玉,民间有钱人家自然也都跟风藏玉、佩玉,但民间作坊制造出来的玉器,工艺水准并不高妙,不仅难以和宫廷制造同日而语,恐怕也比不上今天的琢玉水平。“现在有电脑绘图,有机器辅助,过去全靠手工绘制雕刻好的工匠又被搜罗到宫廷里去了,民间高手无多,工艺水准很受局限。今天有的人为了炒作概念,就将这些清代或民国年间的普品当宫廷玉器推销,我也见过不少,很实在地说,不值钱。所以,在玉器收藏上,我更主张收当代玉雕。”

不过,朱绍良告诉记者,他手里正好有一册《清代皇家陈设密档》,当中显示,当年紫禁城、圆明园等处,各宫殿寝殿中陈设的玉器是比瓷器多的。譬如三希堂,陈设的瓷器不超过20件,但玉器摆件不止30件。每个寝宫里光是玉如意就有几柄,分置于榻上、床上、窗台上等处。桌上要有玉笔筒,皇帝和后妃、皇子们腰间还要佩玉。“从清宫造办处档案的记录中也可以看到,玉器的量是比瓷器、书画多的。由于玉器比瓷器容易携带,当年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抢走的玉器应该也比瓷器多,像枫丹白露欧仁妮皇后的百宝屋里,清代宫廷玉器和掐丝珐琅的量就都大于瓷器。”

辨别真假:今人作伪 要么“过之”要么“不及”

虽然清代宫廷玉器目前的价位可谓“惠而不贵”,只是市场上鱼龙混杂,那么该如何识别真假优劣呢?

董国强表示,清代宫廷玉器的辨伪难度是远低于书画的。假画基本还是靠人手来画的,今天的玉雕则大多借助于现代化工具,造假也不会例外,这跟清代的纯手工制作肯定有区别。另外,业界常说“现在是面粉比面包贵”,今人想找一块玉料仿制清代宫廷作品,别说工钱,单是玉料的价位就比成品还高,何况当代玉雕的价格普遍比清代玉器高,所以没有人会拿正宗的和田料去造假,只可能拿些青海料、韩料去冒充,这些玉料辨别起来就很容易了。

朱绍良也谈到,此前有过统计,圆明园、寿皇殿等处被抢走的清三代皇家瓷器,有三千多件,但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所谓清三代御制瓷器,三万件都不止。就玉器而言,要造假不仅需要有玉料,还要大费功夫,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清代宫廷玉器的赝品比例应该比瓷器小。而且,有经验的行家单纯靠目鉴就能看出仿品来。因为今人想靠人工达到乾隆时期的工艺水平,是不可能的,用机器来制作,可以达到清代宫廷真品的精细程度,但“机器工”雕琢出来的,转折处一定会有坡度,呈圆弧形,无法像真品一样呈现垂直角度;同时,乾隆时期的手工打磨虽然非常细腻,也肯定还会有不平整之处,完全的机器打磨则平滑如镜,若是靠今人手工打磨,则会比清代的粗糙,所以今人作伪,要么“过之”,要么“不及”。另外,清代民间作坊生产的东西和宫廷制作相比,则如大排档和国宴的区别,用心辨别,都是很容易看出破绽的。

王凤海也强调,藏家如果要入手清代宫廷玉器,一定得明确一点,无论是材质还是做工,绝对是顶级的,民间难得一见,而且要找可靠的大拍卖行,不要抱任何捡漏心理。

链接:去朴尚华“乾隆工”

乾隆二十四年,乾隆皇帝最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的平准战役取得胜利,和田玉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对此,乾隆皇帝非常得意,他特制碧玉刻诗大盘以为纪念(现在养心殿后寝)。在御制《和阗玉》诗中,乾隆写道:“和阗昔于阗,出玉素所称,不知何以出,今乃悉情形。”并说:“回城定全部,和阗驻我兵,其河人常至,随取皆瑶琼。”当时,和田玉不断进贡,数量以万吨计。

由于乾隆皇帝对玉情有独钟。宫中造办处设有玉作坊,又增设“如意馆”,其中亦添玉作坊。玉匠主要从苏州、扬州召集,明代《天工开物》中就有 “工巧则推吴郡”之说。

美玉良匠,成就了后世所称的“乾隆工”。“乾隆工”主要包括两种:一指带有乾隆年款的御制玉雕工艺;二泛指精巧出众的工艺,可以理解为“乾隆风格的玉雕”。

“乾隆工”具有精细、多层次、薄而巧等特点。精细是指玉器上所有的线条流畅分明,刀法一脉贯穿有力,没有任何不连续的刀工。多层次是指对于浅浮雕,所有凸起的弧面都圆润光滑,没有扎手感,每个细部,一层层顺着玉石肌理向内刻,层次分明。薄而巧是指将玉材处理得薄如纸,使得上面雕刻的纹饰可以透光而视,清晰可见,巧则是指擅长度量玉材,表现其最好的一面,正所谓物尽其用。

造型上主要以仿古及痕都斯坦风格。仿古玉器多是仿古代青铜器的造型,器底篆刻“大清乾隆仿古”、“乾隆仿古”。仿古玉借鉴《西清古鉴》中的青铜样式,有彝器、水器、酒器,如鼎、炉、尊、簋、觥、卣、瓶、觚、壶、爵等,但并不是全部照搬青铜器原样,而是依据玉石材料和玉器工艺技术特点,选择适宜的造型纹样而制成。“痕器”胎薄如纸,纹饰繁复精巧,具有西域风格,主体图案多为西番莲、菊瓣纹,其繁缛、细腻,迎合了乾隆盛世百工去朴尚华的风气。

编辑:陈佳

关键词:清宫玉 跌至白菜价 概念炒作 鱼龙混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