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河北学者诺奖级论文遭质疑 称质疑"不科学"

2016年08月01日 09:40 | 来源: 新京报
分享到: 

背景

今年,韩春雨的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发表一篇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文章。据了解,《自然-生物技术》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期刊,其影响因子为41.514,已超其主刊《自然》杂志。

据介绍,简单而言,韩春雨团队发明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治疗由基因突变造成的疾病、改良作物性状等。此外,也有媒体报道,韩春雨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适合在人类细胞中编辑基因组。

文章发表后,韩春雨迅速“蹿红”,其发现甚至被称为“诺奖级”。《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曾评价,虽然这项新技术还处于初期,但有一些理由让我们相信它与现在普遍使用的CRISPR-Cas9技术相比有多种优势,特别是在更精准的基因编辑方面。

案例

饶毅实验证明自己结论正确

1999年,饶毅实验室发表论文,证明Slit蛋白质的功能对嗅球神经细胞前体起排斥性导向作用。

2001年,哈佛医学院及其附属儿童医院的三位科学家在《神经科学杂志》发表文章,结论不同,认为Slit单独不能作为排斥性导向分子,而单独只是抑制细胞移动的分子。

而后,饶毅做了更多实验,很清晰地证明Slit对于这些细胞是排斥性分子,而不是抑制性分子,平息了质疑。

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丑闻

2014年1月30日,小保方晴子团队一口气在《自然》上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在这全世界最具名望的学术期刊上,小保方晴子宣布,他们掌握了全新的多能干细胞制备方法,比传统iPS制备方法更简单更高效:单纯依靠环境胁迫。

然而不到一周,她就被质疑篡改论文图像。她所在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在2月对其展开审查,“学术女神”顿时身陷学术丑闻。7月,《自然》撤回小保方晴子的两篇论文。8月,小保方晴子的导师笹井芳树(Sasai Yoshiki)悬梁自尽。年末,重现小保方论文结果的实验因失败提前终止。

焦点

公开发表的实验为何仍要重复?

据了解,目前,尚未有其他科研团队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为什么要重复论文中的实验结果?

昨日,一位不具姓名的科研工作者告诉记者,在正式期刊上发表的科学文章,经过漫长时间实验,同行出于兴趣及需要均会进行重复验证。他说,发表的论文,一方面杂志会审核,但更多时候需要同行评议。

他表示,在学术界,学术质疑是非常常见的。他表示,如果实验验证出现问题,科研领域会有非常标准的处理流程。

如何处理对科研论文的质疑?上述科研工作者解释,如果质疑他人的实验结果,需将其质疑的内容以科研论文的形式投稿给期刊。“需要提供实验结果,原始数据等实验细节”。他称上述方法是科学领域内接受质疑科学报道可重复性所认可的一个准则。

编辑:王沥慷

< 0 1 0 2 0 3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