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艺术外交”减少文化误读

——美国智库街上的中国“雅集”

2016年08月05日 08:59 | 作者:徐剑梅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有条人才济济的智库街。一向以为智库街专注于公共政策和国际事务,没想到艺术,并且是中国当代艺术,也在其视野之中。

8月2日,智库街上发生了一场中国“雅集”。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请来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国际知名策展人范迪安和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对谈中国当代艺术的活力、多元及外交作用。

雅集,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吟诗咏文、议论学问的集会。曾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的范迪安把美国智库举行这场中国当代艺术对话称为“雅集”。

范迪安:文化误读与文化交流逆差

范迪安首先介绍了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他说,在中国许多省市,艺术博物馆、艺术区和艺术品市场都在兴起,中国当代艺术从创作到消费形成新的社会生态;都市化、新现实主义以及中国传统资源的当代转换,构成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重要主题。

在谈到文化误读时,范迪安说,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读古来有之。今日世界看似信息发达,但文化误读仍不可避免,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存在盲点,二是存在偏见,很多人带着历史惯性来看待当今文化的相关性。因此,范迪安期望通过展览创造一种文化对话,营造多角度理解、观察和欣赏艺术家作品的空间,使人们对真实性能够得到更好的答案。

他说,在全球化时代,中国艺术家遭遇来自全球的新震撼,一方面有很好的机会展现才华,另一方面被贴上了某种标签。中国艺术在20世纪经历了战争、革命和建设时期,但这些经历所生发的现代性为国际学界所忽视。总体来说,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总量不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文化交流的逆差”。

徐冰:社会现场与传统文化基因

徐冰展示的作品PPT中,有一幅英文方块字招贴,它看似中国文字,实际由art for the people(艺术为人民)几个英文单词拼成。这是徐冰创作的新英文书法,曾被挂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外墙上。

徐冰说,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现场,这一思想对他非常重要。“艺术创造与个人生活环境和所面临问题直接发生关系。如果不在美国生活,我不会创造英文方块字,因为那与我的生活不发生关系。”

徐冰说,他回到中国创作的作品尺寸很大,比如在威尼斯双年展展出的大型艺术装置《凤凰》,作品包括一凤一凰,每只长约30米。他指出,尺寸实际上是艺术语言的一部分,是社会现场的空间和能量决定的。当今世界,特别是中国的社会现场,聚集着巨大能量。社会现场不断变化,具有巨大的试验性,总让艺术家有新的感受和意见要说,这就促成新的艺术语汇产生。

谈及艺术基因,徐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他最重要的基因,帮助他在西方进行艺术创作。他认为,顽强而有效的文化基因不仅指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形态,更核心的是与上一代人的接触,对他们接人待物方式的感知。并且,任何文化基因都有优点和弊病,关键在取舍运用,传统基因必须“激活”才能生效。

艺术外交与东西方互鉴

范迪安把这场中国当代艺术对话称为“雅集”,表达了对减少文化误读的愿望,也与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等人的发言不谋而合。

李成在主持对话时说,中美关系如果仅聚焦于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就可能导致视野狭窄,忽略两国间其他重要的、影响可能更大的因素。

艺术外交就是这样的因素。在李成看来,艺术家是敏锐的观察者、前瞻的思想者,更是跨文化的架桥者,他们的作品既具有个人和家国特质,也展现了人类的共同纽带和共同渴望。

徐冰则谈到,他的很多作品都着眼于一个概念的边际,又或两个概念之间的模糊边界。例如他创作的英文方块字,表面上是探讨东西方关系,实际是对人类思维局限性的一种反思。

史密森学会弗里尔和萨克勒博物馆中国艺术收藏负责人简·斯图尔特呼应了这些看法。她说,徐冰是中国人,但生活在西方,作品里有这些元素并不新鲜。“艺术就是持之以恒地从其他文化和传统进行借鉴,东西方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对立。”

徐冰和范迪安都出生于1955年。两人不约而同地谈到,他们这一代中国艺术家“很幸运,因为好像生活了好几辈子”,得以避免单一思维判断。不过,不管哪个年龄层,如果能警惕盲点和偏见,自觉培固传统基因和跨文化视野,或许都能拥有这样的幸运感。

希望美国智库里的中国文化雅集,能够多些,再多些。(新华社记者 徐剑梅)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艺术外交 文化误读 范迪安 徐冰 智库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