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

G20结构性改革 中国给世界经济开出的万金良方

2016年09月02日 13:59 |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央视网消息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近8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仅为3.5%,低于危机前5年的平均值1.6个百分点。进入2015年后,全球央行的货币宽松马力均有所减弱,但这并非因为各国经济已完全复苏,而是长期过度承压的货币政策已近“黔驴技穷”。

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美国,“流动性陷阱”似乎成了“通病”——无论如何释放流动性,都无法进一步刺激企业的投资意愿、提升通胀。

如何夯实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基础、摆脱危机影响?如何把握科技进步和新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实现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

站在历史关口,全球都在寻找根本性解决方案。

2015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就当前世界经济点明“药方”: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世界对结构性改革给予更多关注,并就应更多侧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是应更加注重中期结构性改革进行讨论。

解决世界经济难题 为什么是结构性改革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恢复乏力。此间,各国均采取了大量短期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六家央行实施了名义负利率政策,主要为了抵抗国内或地区内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应对本币升值压力等。

但实际效果如何?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擎表示,多家央行负利率政策取得一定效果,但效果并不佳。比如欧盟、日本的通缩压力仍然很大,物价指数在低位徘徊,对投资的带动作用也有限。

欧元区有研究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真正投资的带动作用有限,因为私营部门普遍预期未来需求仍会比较疲弱,资产回报率较低,私人投资意愿不高。

瑞银宏观分析师Beat Siegenthaler指出,实施负利率的国家政府仍然会继续强调政策是有效的,但市场情绪并不乐观,因为资产收益率太低,而且很多人预期资产回报率可能会长期保持低水平。

此外,美元从去年底开始进入加息通道,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分化,叠加上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加剧了资本市场的波动。大量资金去追逐有限资产,使得日本国债等安全资产收益率变为负值。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愈发明显。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们经过今年三轮会议,最后达成共识,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活动,保持价格稳定,与中央银行的职责保持一致,但仅靠货币政策不能实现平衡增长。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危机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递减,负面影响显现,其深层次原因是中长期结构性失衡,全要素生产率减缓,收入分配不均和创新驱动不足。短期工具,如财政、货币政策空间有限,结构性改革共识逐渐增强。

阿根廷战略计划研究所所长豪尔赫·卡斯特罗认为,导致全球经济复苏疲弱的原因,既有周期性因素,更源于全球潜在产出下降、有效需求不足、结构性改革滞后等结构性因素。

“结构性改革是许多国家提振经济的唯一政策选择。”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朴东炫认为,许多国家的利率已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而政府债务依然高企。这使得结构性改革,如让劳动力市场更加灵活或改革国有企业等,成为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

中国行动助力全球结构性改革 为世界经济描绘发展方向

对于中国来说,在经济政策中,一直把结构性改革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结构性改革的号角,确立了新的改革目标,明确了新的改革任务。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的召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展开,富有新内涵的结构性改革再一次嵌入到我国结构变迁之中。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当前经济新常态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战略,并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形成了“三去一降一补”这一具有重大指导性、前瞻性、针对性的经济工作部署。

截至2016年7月底,中国煤炭去产能完成全年任务的38%,钢铁去产能完成全年任务的47%。按照进度安排,全年要压减粗钢产能450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2.5亿吨以上。

中国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样样关系到存量调整,刀刀动的是既得利益。

中国政府已出台一整套政策体系,确保去产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稳妥推进,确保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

与此同时,中国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简政放权、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系列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的改革措施相继推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确立,政府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指出,目前看,改革总的效果是好的,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2015年,中国经济中消费占GDP比重达到66%,服务业超过55%,投资占比大幅减少,但社会投资特别是技术设备投资增长较快。这些改革措施使资源配置得到改善,就业比较充分,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在结构性改革释放的巨大红利和市场化改革培育的丰沃土壤中,创新活力不断释放。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创业投资集聚地。创新驱动下,中国与世界深度对接融合,信息、资本、人才等要素双向互动、紧密联通。

中国的发展描绘着世界的方向。与发达国家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后的发展历程对比看,中国调结构不仅能产生助力经济增长、提高产业效能等预期效果,还将在 “中国制造2025”所指向的高端制造业领域为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增长需求,在关键时刻为稳定全球经济作出巨大贡献。

为合作找到“最大公约数”,推动结构性改革共识达成

近年来,G20作为全球经济合作论坛,推出约800项结构性改革政策。然而,经合组织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虽然意识到深层次结构问题是危机的主要根源,但改革进程却十分缓慢。

结构性改革会带来紧缩效应,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紧缩效应可能加剧经济下行。

中国担任G20主席国以来,大力推动G20各国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在峰会召开前已就结构性改革议程进行“顶层设计”,确定了促进贸易和投资开放、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鼓励创新、提高财政可持续性等结构性改革的9大优先领域和48条指导原则,并制定了衡量结构性改革进展的指标体系。

楼继伟表示,在整个经济比较萧条的阶段,如果有空间,结构性改革要尽量选择扩张性的、见效比较快的。在顺序选择上,减少政府管制见效最快,如简政放权;有针对性的减税,推行鼓励创新的减税政策效果也比较快。

当然,不同国家,结构性改革的内容也不一样。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结构性改革主要在于增加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依赖,并且要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做大内需市场,尽快从出口驱动转变为内需驱动。

根据今年第一季度的数字,消费对经济的贡献超过了60%,这也说明我国在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G20正是吸收了我国的发展经验,才把结构性改革写入了公报。

世界银行研究表明,一些国家改革受挫,主要由于执行决心和勇气没有跟上。政府做了决策,但改革政策不受欢迎,会受到既得利益的阻碍,如降低税率、破除行业垄断、减少公共部门的干预等。这个过程中,需要改革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能破除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困难。

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G20“中国年”已启程,作为东道主,中国将继续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表示,“中国不是世界的一个困扰或者问题,中国是世界的‘答案’。”(李珊珊/文)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G20结构性改革 中国 世界经济 万金良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