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以"天地人和"彰显"政协力量"

广东省中山市政协创新履职 以"和"聚力 润物于心

更好地发挥界别小组作用,以界别协商为突破口,不断推进协商民主

2016年09月08日 09:47 | 作者:刘志国 孙金诚 陈志坚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五桂山下,兰溪河畔,山河绿如蓝;春来秋去翠亨村,走出一个人。悠悠咸淡水,沧海变桑田;走出一个人,点亮一片天。”

翠亨村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走出的这个人是孙中山。

这是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里的几句歌词,简短的几句话就概括了这位伟人的光辉足迹和历史贡献。

今年,对中山市政协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作为孙中山故里,市政协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活动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同时,金秋9月,市政协将迎来自己的60岁生日。

“在这块丰厚的协商民主土地上,这个有着‘和’文化深厚土壤的城市里,以‘和’聚力,创新履职,探索开展了具有鲜明中山特色的政协工作。”广东省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9月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政协主席履职日志实录

2016年:

8月21日-23日,赴国务院台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探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相关事宜;

8月5日-9日,率中山市代表团赴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出席庆祝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海外纪念活动暨孙中山历史和文化建设研讨、座谈会;

……

2012年:

3月29日,在中山市委党校大礼堂,市政协成立了全国首个政协委员学堂和一支政协志愿者队伍。

……

2012年1月,十一届中山市政协产生以来,丘树宏的履职日志上,每天的行程安排得紧张有序。循着时间的节点回望,“助推发展”、“服务民生”、“汇聚合力”、“促进和谐”、“修身敬业”……一串串关键词跃然眼前。

“中山市多年来推进的民生项目、重点工程,都与历届政协和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分不开,他们的真知灼见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丘树宏对记者说,“概括中山市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创新’。”

丘树宏表示,十一届政协以来,中山市政协以“天地人和,政协力量”为人文精神,探索出一条能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体现特色,发挥优势的政协工作中山模式,以“创新型政协”开创政协新局面。“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中山政协需要在‘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指引下,寻求新的发展思路。”

事实上,作为“敢为先下先”的伟人故里的政协地方组织,中山政协从成立伊始,就没有停止过探索创新的步伐。60年来,中山历届政协留下了诸多“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印记:在广东省首创政协委员与市长直接沟通对话协商机制、开全国先河吸收优秀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市级政协委员、政协大会首设旁听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镇区设立政协委员联系点、在全国政协系统首次推出的一体化“智慧政协”平台、通过“大课题”和“大内参”力促重大工作形成全市发展战略……

“盛世危言”的良言

“协者,和也。”丘树宏这样用“和”文化解读人民政协:“政协的性质和职能体现的是‘和’,协商即以‘和’的态度和方式方法寻求最大公约数。”

翻开中山政协60年辉煌历程,除“七害”、农业可持续发展、雨污分流工程、发展中山流通市场、“三旧”改造、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经济协作区建设、翠亨新区建设……桩桩件件中,无不闪动着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协商的身影。

“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是我们坚持了26年的老传统。”市政协秘书长仇婉萍说。1990年进入市政协工作的她不仅是一位老政协,也是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这一制度的见证人。正是这一年,中山市政协创造性地设立了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

“这是高规格多层面的协商民主形式。”丘树宏说,“委员说真话、出实招,能真正为政府出谋划策,政府部门听取意见,现场表态,非常管用。不少地方政协纷纷借鉴这一经验和做法。”

“通过政协与政府协商路径,中山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得到更全面的支撑。”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刘志伟深有感触地表示,“委员用好话语权,把意见、建议提到点子上,提到关键处,必能助推地方经济产业发展。”

2012年,市政协经济委员会进行大调研,刊发内参《中山红木:是激流勇退还是续立潮头?》,不仅被市委称赞为红木产业的“盛世危言”,还促成了《中山市大涌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颁布,推动大涌镇成为中山首个新型专业镇发展“试验田”;2014年,市政协历时4个月完成内参《今天,我们该如何面对翠亨村?》,在2015年的协商座谈会,时任市长对此大呼“大受刺激”,最后确定投入巨资进行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升级5A景区的改造之路。

同时,为更好地发挥界别小组作用,市政协以界别协商为突破口,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掘和培养出一批敢于直言、勇于监督、善当诤友的委员。

早在50多年前,曾经的清朝举人、石岐市政协(中山市政协前身)常委张汝翱老人就说:“清朝时期各党各派互相争执、争权夺势,国民党时期的参议会钩心斗角为一己私利欺骗人民,今天的政治协商会议真是民主的、真是为人民办事的。”

润物于心的桥梁

以“和”聚力,润物于心。

在中山,孙中山既是一个政治符号,也是一个精神符号、文化符号。中山市政协一直注重打好“孙中山文化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等多种方式,不断延伸“中山桥”,以孙中山文化凝聚爱国共识与力量。

“孙中山先生是海峡两岸,乃至全球华人都认可的伟人,孙中山文化是我们可资利用的一个重要、特殊而无可替代的文化品牌和资源。”丘树宏表示,中山市政协通过举办讲座、提出提案等方式致力擦亮孙中山文化品牌。

据悉,在市政协的推动下,中山市催生和培育了一系列孙中山文化活动和产品。

“对孙中山先生及其后裔的研究,促成了他的侄孙孙乾返乡。”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刘秀莲表示,孙中山的哥哥孙眉的儿子孙乾1946年曾担任中山县县长,随着国民党退守台湾,后长期旅居美国。“由于对国内情况不了解等多种原因,在海外的孙乾一直没有再回家乡。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孙乾在海外看到了中山市政协征集编撰的《中山文史》有一篇文章介绍他主张积极抗日的文章,从此他对中山政协尊重历史深为感动,于1987年11月首次回乡谒祖。”此后,1995年4月、1999年3月,孙乾又两次回乡探亲。

如今,孙乾的儿子、78的孙必胜老人,12年前在美国退休后,与妻子一同回到祖地定居。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著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不会想到,他在《西行漫记》封面上的一位主人公,会在79年后,与他以另一种形式重逢。2015年9月3日,在中山市政协的牵线帮助下,斯诺后人与照片主人公谢立全将军的儿子谢小朋在北京见面了。

“当两位素未谋面的老人快步走近,两只手慢慢地接近而最终紧紧地握到一起的时候,现场掌声雷动,闪光灯频频闪起。因为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握手。”丘树宏说,“后人见面,不仅缅怀过去,更是为了传承,将一份跨越大半个世纪的情谊延续下去。”

“中山路”伸向远方

2012年3月29日,中山市政协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成立了全国首个政协委员学堂,二是成立了一支政协志愿者队伍。

这两件事为中山市政协打造学习型、人文型、创新型政协奠定了基础。

经过几年的打造,在“人文型”政协已基本形成品牌并具备了一定影响力的同时,中山市政协坚持不懈地开展多项主题修身活动,着力在政协委员、政协之友,以及政协机关中打造一支精英云集、人才济济,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的队伍。

从1956年政协石歧市第一届委员会的66名委员,1959年政协中山县第一届委员会115名委员,到如今政协中山市十一届委员会的355名委员。60年时间,中山市政协的包容性不断增强,团结面不断扩大,人员结构走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本届市政协委员的平均年龄只有46岁左右。”市政协港澳委员彭少荣说,“近几届政协,随着委员的界别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断地优化,更具代表性和广泛性。”

“只有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修身立德,才能做一个有素质、有想法、有能力、有作为、有贡献的政协委员。”丘树宏表示,“通过‘和’文化,温润和提升了人民政协自身的形象,融洽了与市委、市政府、与老百姓的关系,尤其是提供了一种无形而强大的软力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就是我们所倡导、所坚持、所追求的‘天地人和,政协力量’。”丘树宏如是说。


编辑:吴静怡

关键词:广东省 中山市 政协 创新履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