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西班牙驻厦门领事馆旧址化身博物馆 藏品600多件

2016年09月12日 15:25 | 来源:台海网
分享到: 

据厦门晚报报道,这是一件明代风格宫廷之物,至今未发现第二件这么大的金薰炉。

位于鼓浪屿鹿礁路34号的西班牙领事馆旧址,在岁月流逝中退却繁华,寂寥而冷清。如今,一座白色小楼焕发新生,蜕变为以收藏、展示、交流世界珍稀材质和顶级艺术珍品为核心的盘鼓典藏馆和盘古博物馆。目前盘鼓典藏馆已对外开放,博物馆也在筹备当中。


西班牙领事馆旧址化身博物馆 藏品600多件唐代风格坛城观音  锤丝精湛,构造奇巧,八宝典雅。

西班牙领事馆旧址化身博物馆 藏品600多件明代风格“钟粹宫”黄金薰炉

典藏馆和博物馆内加起来共有600多件藏品,均经过故宫专家鉴定认可,将长期联合展示。所有展品均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梁连泉精挑细选的个人收藏品。

梁连泉有“收藏狂人”之誉,被称作“为收藏而生”。他从小喜欢收藏银币,后来发展到收藏字画、金银器等,30多年来,金银器、陶瓷、字画等藏品已有数千件。

好几年前,梁连泉就想在鼓浪屿上开设博物馆,因为鼓浪屿游客多,环境也好,市民游客可以静心慢慢鉴赏。去年10月,由鼓浪屿管委会牵头,他找到这座白色小楼。

此 前这座三层的白色小楼曾被改造成家庭旅馆,楼层走廊两边都是一个个单独的房间。接手后,梁连泉花了7个多月时间装修,设计了拱门,将两边的房间全部打通, 成为头尾连通、富有历史感的展馆。“我自己设计装修,包括所有的展柜都是我画好图,再请工厂加工。藏品怎么摆放比较好,也都是我安排的。整个装修过程非常 累,我瘦了七八斤。”梁连泉说。

据了解,这是鼓浪屿上唯一一家展出高端金银器的民营博物馆。梁连泉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藏品,提升整个鼓浪屿的文化品位,丰富鼓浪屿博物馆的品种。

[展品故事]

郎世宁款《百寿图》

郎 世宁(1688-1766)是意大利人,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 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巧合的是,如今画作展出的场馆为天主教附属建筑,可谓缘分深厚。

画面上100个“寿”字分别用不同字体描金书写,代表“长寿百岁”的含义;画面为“福禄寿”、“子孙满堂”。根据画款,郎世宁为祝贺雍正皇帝54岁生日恭绘。

此画由法国巴黎华人收藏,原由鼓浪屿黄氏后代典藏。后来梁连泉从巴黎黄氏后人手中带回中国,现又回到鼓浪屿原地,更是说明鼓浪屿的文化因缘内涵之深。

[建筑故事]

原馆舍已找不到原貌

旧址上建起小白楼

原为主教的办公室

据鼓浪屿申遗顾问、文史专家彭一万介绍,1850年,西班牙筹备在厦门建立领事馆,馆址选在鼓浪屿鹿礁路,就是后来的天主堂旁的主教公廨处;1852年,领 事由德记洋行老板德滴(英国人)代理(他还兼任葡萄牙、荷兰驻厦门领事),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开展贸易。当时,厦门主要有5家洋行:德记、和记、宝记、合 记、协隆,与英、美、西班牙、法、德5国驻厦门领事馆关系密切,领事馆实际上成为各国对华进行经济掠夺的“保护伞”。

清同治二年(1863年),西班牙从本国派遣非拉日东任驻厦门领事,1867年升任为总领事。据《中华年鉴》记载,至1865年,鼓浪屿还只有英、美、西班牙三国设有正规领事,其他国家仅设商人兼作代理领事,甚至正规的领事有的也由洋行经理兼任。

彭一万说,从1850年至1908年的58年间,西班牙当局共派出21人次(包括委任代理)担任驻厦门领事、总领事。1898年,美 国、西班牙发生战争,西班牙战败,其驻厦门领事馆馆务被撤销,委托别国领事代理。到1909年10月10日,厦门地区领事业务改归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兼 理。

西班牙驻厦门领事馆馆舍,由于迁移、改建及年代久远,已找不到原貌了。1916年,天主教主教马守仁将田尾的一座楼房与西班牙领事馆交 换,第二年在该地址上兴建了一座天主教堂,教堂外观雄伟华丽,钟楼上高耸的角锥形塔尖,矗立着一个大十字架,该教堂今天已成为鼓浪屿西方建筑艺术风格的典 型建筑之一。而如今盘鼓典藏馆和盘古博物馆所在的那栋白色小楼,也是那时候建造的,当时是作为天主教堂主教公廨处,也就是办公场所。

编辑:陈佳

关键词:西班牙 驻厦门领事馆旧址 化身博物馆 藏品600多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