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艺术是“吸引心灵”不是“吸引眼球”

2016年10月27日 11:27 | 作者:徐芳 舒巧 |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创造者第一要修炼的永远是自己

朝花周刊: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面对舞剧发展中的变与不变的矛盾。什么是可以变的?什么又是不可以变的?舞剧这个艺术样式,是否有着它作为这个样式的规定性、核心性的东西?

舒巧:舞剧是外来艺术,二三百年前它也是杂七杂八,什么都往里放过,舞蹈、唱歌、说话、杂技……可经历了一段过程后,它变得澄清了,舞蹈语汇就慢慢形成了。是局限,使得它本质性的东西出来了。行内有几句话,“局限是天才的磨刀石”、“局限就是特长”,就像木刻、砖刻、纸刻、金属蚀刻,各有各的路数。

朝花周刊:规范使得它们的个性得到发扬,创造力得到发挥,这才能不断进步。

舒巧:对于观众个体来讲,需求可以多变,宣泄心情可以有多元化的选择。心灵静寂时,也许适合去听交响乐,烦躁时,也不妨去迪斯科舞厅释放一下。可是一个艺术作品、一台戏,不能川菜、扬菜、鲁菜、上海本帮菜,什么都往里搁,那还是菜吗?艺术要求相对的纯与静。舞剧现在因为有了技术手段的支持,可以打字幕了。怕观众看不懂,还有加进唱的。甚至还有干脆在幕前及幕间,对观众大篇解说,像“做报告”一样。我并不反对多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来一点锦上添花挺好。但是,现在的一些新创舞剧,应该说还是基本功不扎实,舞不够,靠技术手段来凑。

朝花周刊:现在一些称之为新创舞剧的,都把价值评判的重要标准设置在“创新”的刻度上。这种倾向对于中国舞剧,意味着什么呢?

舒巧:舞剧作为一个外来形式,进入我国后当然要从稚嫩的阶段起步。从我个人来说,开始就只敢排神话剧。因为色彩缤纷,有舞蹈好跳。渐渐地,我渴望深入人物了。排我的第一部舞剧《嫦娥奔月》,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后羿可以射日,嫦娥可以飘飘荡荡地奔向月亮,多美!可是后来编导《三毛》时,用力就用在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上了。我所认识的舞剧并不仅仅是花花绿绿、蹦蹦跳跳的,它还应该能够深入揭示典型人物的心灵状态。国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舞蹈创作中就已经做到了。像《欧根·奥涅金》《脖子上的安娜》《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等,都注重刻画人物、刻画心灵。我们圈内有不少人认为舞剧的《欧根·奥涅金》甚至超过了普希金的长诗。俄罗斯舞剧中的奥涅金,一出场一个亮相,你就可能从头到脚地接受了这个人物身上传达的信息,那是对气息的一种感受。肢体语言的优势是可以直接感受,而普希金就很累啊,奥涅金这个年轻的俄国贵族为什么会这么慵懒?要交代要铺垫啊,他必须从主人公的爸爸说起——诗文必须一句一句写,对吗?

话说回来,即使“拿来”了外来形式,也是在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抒发自己的心灵。我们不是“翻译”。不论改编与原创,都是我们自己要说话,表现的也是我们自己。所以创造者第一要修炼的永远是自己。有一句话叫“文如其人”,其实舞亦如其人,舞剧虽然有很大的形式包装,但必须从源头上、从本体上下功夫,随后再考虑如何加点花哨,而不是没有办法了,光靠包装“吸引眼球”。艺术是“吸引心灵”的。

【嘉宾介绍】 舒巧,国家一级编导。主要作品有大型舞剧 《奔月》《岳飞》《长恨歌》《画皮》《玉卿嫂》《胭脂扣》《三毛》等。曾任上海歌舞团副团长,1986年被聘任为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连任四届。2014年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艺术 吸引心灵 吸引眼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