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社区医院如何提升医疗能力?委员这样说

2017年01月12日 09:14 | 来源:扬子晚报
分享到: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特色专科”是2017年南京35件民生实事的重要亮点之一。如何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呢?昨天,参加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的政协委员们聚焦社区医院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市政协委员、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孙家兴在分组会议上表示,提升基层医疗能力,鼓励老百姓先到社区医院看病是当前医改工作的重点。南京应着力解决好基层医生缺编、基层医疗水平不高的问题。要在社区医院开设特色专科,以特色专科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整体医疗水平提升。去年,南京面向慢性病患者、老年居民等六大类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0%,孙家兴表示,希望今年在70%签约率的基础上,强化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让老百姓在社区就能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

农工党南京市委提出集体提案,建议在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家庭医生智库。以社区为中心,居住在本社区内的执业医护人员均可以登记信息进入家庭医生智库,鼓励和引导执业医护人员主动入库,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责任。对已入库的执业医护人员,根据其擅长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分类,方便签约配对,发挥家庭医生的特长,提高家庭医生服务的质量。

民进界别组的委员们则提出了在社区医院建设 “虚拟病区”和“虚拟病床”的提案。建议社区医疗机构可以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街道、居委会、派出所联系,学习借鉴治安管理的“网格化”模式,把居民按片、条、格划分,摸清医院附近居民的患病情况,特别是60岁以上人群的病情。根据不同的病情病史建设“虚拟病区”,搭建集诊断、治疗、监听监控和紧急呼叫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划分出“心血管病”“糖尿病”等不同病区。为愿意加入“虚拟病区”享受服务的病人设立“虚拟病床”,将病人的住址、联系方式、病史、日常用药等全面信息输入电子病历,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病人在家中就拥有了一张“虚拟病床”。(记者 韩飞)

编辑:赵彦

关键词:社区医院 医疗能力 政协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