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培育工匠精神从不造假开始

2017年01月19日 16:22 | 作者:魏英杰 | 来源:钱江晚报
分享到: 

两会上,“工匠精神”再度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切的话题。省人大代表、金帝集团董事长诸建勇称,他们开了个6000名员工大会,专门强调工匠精神。“日本制造秘诀之一就在工匠精神的传承。我们要向浙商学习不忘初心,也要学习日本企业的匠心。”省人大代表、制鞋老师傅郭成认为,真正好的工匠,培养很难、流失很快,打造一支真正有工匠精神的队伍并非易事。

f21ab0c5c4275ce6f8ac77ba1c1_p9_mk9_sl715X0

工匠精神其实是对中国“质造”的一种期待,背后反映了当下消费升级的诉求。从日本带回一只马桶盖的故事,已是耳熟能详。国内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挑剔,宁愿多花点钱买放心产品、好产品,也已成为普遍的社会消费心理。更极端的例子是,有人在乡下租地种菜,索性跳出市场生产与供应链条。消费者的这种渴求,为中国制造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但也不是没有“杂音”。例如,有人发问,中国真的需要工匠精神吗?

这个问号指向两个层面。其一,工匠精神意味着对产品和服务的更高要求,而这需要更加复杂的社会分工和生产流程。追求极致往往意味着,这种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必定是高昂的,而且还将牺牲一定的效率。那么,有多少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精致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例如,动辄数千元的电饭煲、马桶盖,真的有那么多人需要吗?

其二,国内有多少企业愿意花费那么大力气去追逐高端“质造”,又能否真正做到精益求精?这个问题指向当前仍然比较突出的假冒伪劣现象。在国内某些地方,造假售假都已经产业化、规模化以及地方化了。如最近曝光的天津独流镇的假调料生产基地,以及广为人知的莆田“高仿鞋”产业链。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工匠精神能否成为市场的主流价值观?

这两个问题确实客观存在。对于第一个问题,或可以通过市场自发调节,让生产与需求逐渐协调一致。在一个正常运作的市场机制下,只要有高品质的消费期待,就会有足够的供给去满足这种需求。麻烦的是第二个问题,因为假冒伪劣不仅侵害消费者权益,还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挤压高品质产品的生存空间,进而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培育。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这对正规的、高追求的生产企业,就是一种无形的打压。

所以,培育工匠精神就应从不造假开始。也就是说,消费者不能贪便宜买假冒伪劣,生产销售企业(包括网购平台)不应为眼前利益造假售假,而政府部门更要大力打击与遏制假冒伪劣,为好产品留出市场空间,为工匠精神提供发育成熟的土壤。

当前国内既有追求高品质消费的需求,同时市场上又充斥着各种假冒伪劣。政府部门必须一手打击假冒伪劣,一手鼓励与培育工匠精神,才能在这场消费升级中争取主动,赢得先机。如此,企业也才能心无旁骛地研发生产出让消费者满意的好产品。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工匠精神 产品 培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