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争分夺秒承担生命重托

2017年02月08日 09:01 | 作者:钟艳宇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时间就是生命,骨髓移植的病人等不了,人民血液人更是争分夺秒。今天3台骨髓血采集,1台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工作正在进行……”大年初三中午12点,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患者和家属的微信群里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

其实,这只是人民医院血液科全年365天无假日工作的一个缩影。因为不管是过节,还是平时,人民医院血液科的床位始终是满满的。对于血研所的病人而言,中途不能回家,因此即便是春节长假,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满弦工作,查房、抢救、手术、护理,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不紊,每一个步骤也都小心翼翼。

血液科疾病常常发病突然,对很多家庭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而随后的进一步定型、急诊入院更是常常让家属们“手足无措”。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移植数量、种类、疗效均名列世界前茅,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居世界领先地位,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不计其数。

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对血液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那时候,患者的病痛、家属的眼泪、医生的叹息深深触动了刚刚博士毕业留在北大血液病研究所工作的黄晓军。从此,提高白血病患者的存活率这个梦想与信念便深深扎根黄晓军的心中。

20余年如一日,黄晓军带领他的团队攻克了一个个白血病难题,成为我国血液病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工作的学术带头人。他团队的成果推广至全国绝大多数移植中心作为临床常规应用,推动了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整体水平的提高。不仅如此,黄晓军团队研发的“不去T细胞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优化选择体系”还被国际医学界誉为骨髓移植的“北京方案”,并且这个方案走出国门成为国际公认的模式,得到了全国50余家移植中心及意大利、以色列等十余家海外中心应用,全球50%以上单倍型移植病例均使用这一技术,让中国单倍型移植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有目共睹。

之所以要致力于单倍型骨髓移植方案的研发,是因为骨髓移植(即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的最有效手段。按照传统理论,骨髓移植需要供者和接受者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一致。但这种相合的几率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只有1/2,兄弟姐妹之间只有1/4。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多,供者来源如同“大海捞针”。要解决供者来源问题,最好方案就是单倍型。

春节期间,不止一位患者通过单倍型移植方案进行了骨髓移植。但移植的成功率却仅有30%取决于移植本身,另外70%的成功实际上取决于移植之后的日常生活护理。移植室的护理人员,常常在移植室里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与患者的相处多过家人和朋友,对病人的照顾多过自己的孩子和父母,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由于患者家属不能进入病房陪护,移植患者24小时的吃喝拉撒都要由医护人员完成。要帮患者处理呕吐物和粪便,患者口腔溃疡吃不了东西就要把食物弄碎喂给患者,病人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要帮他们纾解。

“对白血病患者来说,找到合适的配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幸运;而能闯过一道道关卡,顺利走出造血干细胞层流室,则要面临更大的考验。因为即使医疗决策再正确,如果护理工作不到位,移植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每一个治疗的环节都至关重要。”张晓辉医生意味深长的一句话,道出了血液科医护人员工作的日常。

这份日常,对于血液科春节值守的医护人员而言,早已经习以为常。在这里,医护人员似乎对于节假日缺乏期待,但始终期待创造奇迹,正如许兰平医生所说的,“我们科室的很多患者都是辗转来到北京,将人民医院作为生命的最后选择托付给我们,所以我们就要承担起这份托付。”

(作者单位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编辑:赵彦

关键词:骨髓血采集 血液病 人民医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