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公安改革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群众办事办证省心

2017年02月16日 10:59 |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规范窗口单位服务 让办事办证群众暖心

窗口服务,直接展示公安形象。各级公安机关积极适应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求,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手,切实加强公安机关服务窗口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窗口单位服务管理水平。

2016年1月,公安部出台《关于加强公安机关窗口单位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提升窗口单位服务管理水平的多项举措,为实现窗口单位场所设置合理化、内部管理制度化、办事流程规范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方法多样化,提供了制度遵循。

明确接待群众报警、求助和办证等工作中的首接责任;对服务事项提供办事指南,手续不全的一次性明确告知群众;对群众办理事项限时办结,并提供进度查询;开通微信、微博等载体,方便群众预约申请……公安机关不怕麻烦自己,群众办事就能减少麻烦,这些“硬招实招”不断擦亮公安机关窗口服务品牌。

弹性工作、上门办证、预约服务……民警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尤其是到偏远地区上门服务。一些地方还把到偏远地区上门办证服务举措固定下来,如推出“流动车管所”定期下乡服务制度,方便偏远山区农民朋友就近办理机动车驾驶证审验查询、补证换证等。

服务满意不满意,办事办证群众说了算。各地公安机关在推进窗口单位规范化建设过程中,进一步规范办事办证流程,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评议,不断提高窗口单位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四川省公安机关建立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办事办证群众不仅可以通过窗口服务质量评价器现场评价,还可通过公众号、APP、短信等评价平台表达意见和建议。贵州省石阡县公安局大力推行窗口服务评价制度,实现办事办证群众的评议精准反映、精准统计、精准回访和精准考评。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积极回应群众殷切期待的背后,饱含着公安机关敢于自我加压、自我革新的勇气和汗水。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以来,各级公安机关狠抓便民举措落地实施,窗口单位服务更加规范有序,工作作风持续改进,工作效率不断提升,让群众办事办证更加顺畅、便捷。

推行网上政务服务 让办事办证群众舒心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大势,充分依托互联网构建管理服务平台,为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极大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和服务群众水平,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普遍欢迎。

为加快实现互联网与公安政务服务的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 2016年11月,公安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整合各部门、各警种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站、系统和平台,力争到2017年底前,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使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水平明显提升。

治安管理、边防和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网络安全管理、交通管理……在这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安行政管理服务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成为了“硬杠杠”,努力实现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也能办成事。

在吉林,省公安厅出入境部门开通全国范围网上全流程办理赴港澳地区、台湾地区再次签注(赴港澳地区商务签注、赴台定居签注除外)功能,为在外地务工、经商、学习的吉林籍人员提供了极大方便;

在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上线一年有余,户籍、身份证、出入境证照等154种公安业务的查询、预约、办理,都可在网上运行,群众动动手指就能查询办理进度;

在广西,“网上车管所”“车管业务APP”“微信车管”“车管淘宝店铺”等一批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互联网公共服务产品相继推出,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理多项车驾管业务。

2015年7月,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通过网页、手机APP、短信、语音电话等多种方式,群众可办理驾考预约、办牌办证、机动车年检、驾驶证审验等百余项在线服务……

充分发挥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优势,简化手续、简明流程、简捷操作……广大群众对公安机关借力“互联网+”推行便民服务、提升办证效率的创新之举予以高度肯定。如今,“网上公安”已成为公安机关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服务 群众 办证 办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