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汪志:年少时那块“小麦试验田”

2017年02月20日 19:23 | 作者:汪志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民以食为天”。小麦作为3大粮食作物,用其制作的食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眼下,正是南方冬小麦生长之季,不禁让我想起了儿时的那块“小麦试验田”。

30多年前,生活在农村的我最爱听广播。可那时农村穷,没有钱买收音机,正巧我家门前电线杆上有一个大喇叭,于是,听大喇叭广播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其中,我最爱听的节目就是《对农村广播》。

1979年的一天晚上,《对农村广播》节目中农科所新研制的小麦品种引起了我的兴趣。广播里介绍说,这个小麦新品种千粒重,麦秆粗而壮,产量稳,最关键的是抗倒伏。小时候,家里田地多,每当放学回家或礼拜天、寒暑假,我都要帮助父母干地里的活。我的家乡是小麦产区,每年四五月份收割的前一个月,由于正值春夏之交,雨水多、刮风多,小麦因麦秆较高,倒伏现象非常严重,其结果是不仅产量低,而且收割时需用手将倒在地里的麦子先扶起来然后再割,费工费时。更重要的是,倒伏后的麦草颜色变黑且弯曲,利用率非常低,牲畜也不吃。

那个年代,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种子推广应用普及率低,信息也比较闭塞,于是在听到广播后,我决定在自家搞一块“小麦试验田”,推广这个小麦新品种。第二天,我就给农科所写了一封信,说自己想买几斤种子回来试种。不久,对方就回信了,说可以给我邮寄种子,但需要出钱购买。那时候,农村最缺的就是钱,我过年的压岁钱只有几角钱,而购良种起步价是5元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大支出啊!当我跟父亲提出要钱购买良种推广时,脾气不好的父亲当即骂我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子不好好学习,试验什么小麦!并坚决不同意。我只好私下求助于母亲。最后,母亲瞒着父亲东家西家借了5块钱,还承诺用鸡蛋给人家顶账。

不久,小麦良种邮寄回来了,可试验田呢?那时候,农村还没有全面分田到户,而是分到组,五六户人家以组为单位,田地分到组,父亲当时是组长。当我提出试验田时,父亲又不同意,好说歹说后,他说必须经过小组会大家都同意才行。小组里有一个刚当兵回来不久的叔叔,思想比较活跃,他带头支持这块“小麦试验田”。当年秋天,这个小麦新品种就播下了,虽然只有2分地。

从播下种的那天起,我每天都要去地里一趟,看它发芽没有,什么时候能出苗。随着小麦一天天长大,我每天都揪着心,生怕试验不成功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千盼万盼,试验田里小麦终于开始抽穗、灌浆了。与当地小麦比,这种小麦的麦秆要矮三分之一,但很壮实。小麦收割的前一个月左右,雨水伴随着大风如约来袭。当本地小麦有近三分之一出现倒伏现象时,我的这块“小麦试验田”却风景这边独好。最后,经过收割称重,我的小麦因籽粒饱满,千粒重,抗倒伏,产量高于本地小麦15%左右。消息不胫而走,第二年再播种时,我试验的那个新品种小麦都被人用本地小麦换走了。

一转眼已经30多年过去了,可回想起这段经历,却好像就在昨天一样。更重要的是,因为“小麦试验田”的成功,我后来选择上了农大,专业也选择了农经。可以说,是这块“小麦试验田”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编辑:梁霄

关键词:汪志 小麦 试验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