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叶小文:做人与修身

2017年02月22日 18:58 | 作者:叶小文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时,夙夜在公、为国操劳、鞠躬尽瘁;退休后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身浩然正气,满腔乐观豁达,健身健脑,读书写书,有的不仅著作等身,竟在书法、篆刻、素描、音乐等领域颇有造诣和成就。        

不做官了,还要做人。做人,应该读书。

怎么做一个好人?要读书。“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他们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保留以至于今日,像孔子,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年,试问中国能有几个孔子呢……为什么我们敬仰崇拜他们呢?便是由于他们的做人。”钱穆说,“假如我们诚心想学做人,‘培养情趣,提高境界’,只此八字,便可一生受用不尽。”

怎么做一个高人?要读书。习近平同志说:“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

怎么做一个新人?要读书。进入“互联网+”的时代,不能读死书,死读书。今天,要善于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中,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创造性地读书。如果“互联网+读书”呢,会不会也创造奇迹?不妨一试。

读书,要读懂读透。朱熹《观书有感》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到了这样的境界,是何等的明了开朗,通达畅快!

不做官了,还要修身。修身,音乐也可助力。古人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

近几年,“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越来越有名气。其名称来自“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理念;其成员主要是热爱音乐的教授、专家和干部,也有一些忙于本职工作但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乐团2016年共演出29场,平均每月超过2场,遍布全国15省市。

在不同高校的巡回演出,乐团的老人们从青年学子的热情赞誉中,也深受激励和鞭策,更加努力地挤出业余时间学习、排练,持之以恒地求索、进步。

退休一年来,笔者以61岁高龄重学大提琴,并作为满天星乐团团长兼大提琴首席,著名导演、也是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陈燕民先生写诗赠笔者:“官场磨砺久,依然赤子心。清新去浮饰,磊落超凡尘。妙手文章著,鸿雁天下闻。琴弓起落处,依然少年人。”

人的一生,要不断修身。传统文化中,先要修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要有修为和定力。首先要在实践中历练人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水平;也包括充实和丰富人生,提高文化素养。

那么热爱音乐,学习、练习和享受音乐,与修身有何关系?音乐,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修身。因为音乐可以使人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学习更有实效,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古人讲“礼以言其志,乐以和其声”。“九三”大阅兵中天安门广场气盖山河、响彻云霄的千人大合唱,使我们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作为专家学者或领导干部,哪有时间沉湎于音乐?大家都忠诚党的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为了事业和工作,要“聚是一团火”,义无返顾地去燃烧自己,要“五加二,白加黑”地加班加点,全力奉献。但总还有业余时间,总还能挤出点时间。“散是满天星”,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去追求高尚道德情操和高雅文化修养,于工作有益,于学习有补,于事业有成,于社会提供正能量。点点星光,微微闪烁,但满天星光,也能照亮世界。

我国在古代是最强盛的国家,支撑这种强大的因素很重要的是厚重的文化,其中就包括音乐文化。从战国时期的编钟,到孔子时代的礼乐,音乐伴随和见证着国家的命运。清末以来,蔡元培等杰出人物提倡美育,从人才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所有有特殊贡献的人,不仅他们的专业方面,往往他们许多人都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艺术方面的爱好。因此,热爱音乐,并不是要求大家都成为音乐家,但是作为国家各项事业未来接班人的知识分子,培养他们对经典音乐的兴趣和修养也是有益的。

音乐与修身,音乐与青年,音乐与人才,音乐与优秀文化,音乐与美学精神,都可以有关联,都可以带来人生感悟、生命感动和事业激励。

(作者系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编辑:秦云

关键词:做人 读书 叶小文 修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