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京津冀 这三年不寻常

2017年03月02日 16:17 | 作者:张腾扬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三年来,京津冀产业升级转移有条不紊。

在北京现代汽车沧州工厂的车间内,数百台机器人将一辆辆汽车成功组装。沧州工厂于2016年10月竣工投产,设计年产能30万辆。

产业升级转移,并非“北京不要的扔给周边”。京津冀三地从生产力整体布局出发,充分发挥北京研发、设计能力强,天津总装制造和研发转化能力强、港口物流业发达,河北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要素成本低等综合优势,推动建立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

天津空客A330完成和交付中心、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一批重大项目逐步落地;宁河京津合作示范区、津冀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正在形成。

三年来,河北引进京津资金11041亿元,占全省同期引进省外资金一半以上;天津引进京冀项目4856个、资金5226.7亿元。钢铁大省河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2016年装备制造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

生态环境协同,是协同发展的底线。

滦河,是天津重要水源地。为保证下游天津供水安全,河北承德市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开展潘家口水库清理网箱养鱼工作。与此同时,天津准备与河北签订关于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出资3亿元作为补偿资金。

送京津一汪清水,还河北秀美山川。三年来,从保护区域水环境到共同防治大气污染,京津冀三地改革创新、协同互助,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保工作机制。

对于京津冀居民来说,大气问题可谓“切肤之痛”。“一到冬天,就怕‘雾霾锁城’。”家住北京市昌平区的初丽丽说。

京津冀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统一执行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标准,联合开展环境执法监督检查。三地加快散煤清洁化治理、燃煤锅炉燃煤清洁改造。天津已与河北沧州、唐山分别签订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2015、2016年每年提供4亿元对口支持燃煤设施改造和散煤治理。

如今,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主城区实现散煤“清零”,2016年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约33%。

“尽管现在冬季雾霾天常有,但比起2013年那会儿好了很多,‘面对面见不到人’的重污染天气少了……”初丽丽说。

提升获得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协同发展,让河北更多的普通百姓能够分享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全省已有26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开展医疗卫生合作。京津冀132家医疗机构对首批27项临床检验结果互认。最近几年,往返北京、承德两地的身影中,多了一批医生群体;他们大多是承德当地医院医生,被派往北京各重点医院进修。

这背后,是京津冀三地间医疗机构合作不断完善的进程。北京市50多家医院与天津、河北150余家医院机构开展合作,京冀在燕郊、张家口、曹妃甸、承德等地共同实施重点医疗合作项目,三年累计派出合作医师1000余人,接诊患者约7万人次。

看病报销不用愁,重复检查不用做。目前,京津冀三地新农合信息平台完成对接,部分医院通过异地定点、直接联网等方式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三省市27个项目和132家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试点启动实施。

在家门口就能分享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更是人口大省河北莘莘学子的夙愿。京津冀高等教育同城化试点,让梦想照进现实。京津重点高校国家和学校专项计划,增加河北农村及贫困地区招生名额;京冀基础教育教师互派培养项目正在实施,京津与河北省互派交流项目已超过500个。

2月17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河北廊坊召开。会议提出,“十三五”期间,京津将对河北21个贫困县展开对口帮扶,在这些贫困县各建立一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三地还将通过“手拉手”、建联盟校等方式,结对100余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学校,提升受帮扶地区教学管理水平。

三年来,京津冀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加快破除行政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2014年,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正式启动,货物跨关区报关提速一倍;2015年,京津冀网上办税统一平台上线运行,资质互认、征管互助、信息互通,方便三地企业;不久前,保监会宣布开始在京津冀地区试点跨区域经营备案制,为中小险资企业迅速拓展京津冀市场开辟通路……

春潮涌动京津冀,正是扬帆奋进时!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京津 北京 协同 河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