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原创 本网原创

乡愁不能只余一轮明月——潘鲁生委员建言乡村文明如何重塑当代价值

2017年03月02日 21:53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日电(记者 谢颖) 辛酉春节刚过不久,这些年每到年节,人们总感叹年味儿淡了,受传统农耕文化滋养的乡村文明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吗?3月2日,刚刚赶到驻地的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跟记者讲述了他不久前的经历——正月里,潘鲁生前往广东潮州进行民间艺术调研,一场盛大的迎赛神会带来震撼和感动的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乡村文明深厚的凝聚力。

timg (11)

潘鲁生委员 网络图片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乡村文明、乡土文化存在的断裂和瓦解问题,包括传统村落、民俗民艺、文化传承人等文化资源急剧流失,乡土文化的凝聚力不断减弱,乡村出现‘空心化’等现象。”几十年来,潘鲁生一直穿行在田间地头做调研,对于乡村文明的衰落,他感到,增强乡村的文化自信至关重要。“乡村是是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之根,乡村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基础。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实现温饱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文化传承越来越重要,追本溯源,源头在乡村。文化自信在乡村进一步树立,才能从根本上挽住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脉。”潘鲁生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决定中国农村命运的发展问题,引导全社会从根本上树立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传承乡村文明”。潘鲁生认为,社会发展需要共有的历史记忆、情感维系、文化寄托和凝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重建乡村是一个精神文化工程,重建的是心灵的故乡,要从乡村文化母体中寻找和明确属于我们民族精神内核的、具有生命力的本元,重塑民族文化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重塑新乡村社会文化精神必然面对着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生活现实,乡村文明如何当代生活中实现其价值?在在潘鲁生看来,这需要寻找、梳理、明确既往文化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创新发展。潘鲁生曾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海家崖头村调研,那里沿袭几百年来祖辈“白塔寺川”木作、木雕工艺的精髓,创造了新的村居风尚,最终在乡建村居中使文化与价值的传统底色得以保留,在与时代生活的交互中,创造了有历史人文底蕴的生活环境与空间。“乡愁不能只余一轮明月,我们要下功夫留住乡愁的载体和文脉。”潘鲁生说。

手工艺作为中华文明传承不辍的造物文脉,对于重塑乡村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十年,潘鲁生带领他的团队在山东开展“手艺农村”课题的跟踪调研,从中可以发现,传统手工艺发展得好,村民安居乐业,能够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的生机。他介绍道:“在临沂郯城县的红花镇,老百姓编织‘中国结’,走出了一条致富创富路,红花镇现有‘中国结’生产专业村50个,9000多户农户从事手艺生产,年创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1.1亿元。传统村落、传统手艺成为生产生活的文化财富,新乡土社会的营造获得成功,提高了农村生活的幸福指数,也提升了新乡土社会的精神内涵。”

“通过增强文化自信,培育乡村文明情怀,唤起更广大民众的文化传承与创造力,有助于真正在现代视野里明确属于我们民族精神内核,增进乡村文化认同与凝聚,在社会变迁发展中找到精神支点并续写积淀深厚、传承不辍的文化动力。”潘鲁生说。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潘鲁生委员 乡愁 乡村文明 当代价值

更多

更多